肠折叠术
简介:肠折叠术的目的是将形成排列紊乱的粘连,较变为使肠排列整齐的粘连,以治疗粘连性肠梗阻,并预防肠梗阻的复发。肠折叠术的作用在于防止90%~95%以上的肠粘连病人发生或复发肠梗阻。但肠折叠术的手术时间较长,病人负担较重,手术死亡率较高,必须慎重选择适应证。
简介:肠折叠术的目的是将形成排列紊乱的粘连,较变为使肠排列整齐的粘连,以治疗粘连性肠梗阻,并预防肠梗阻的复发。肠折叠术的作用在于防止90%~95%以上的肠粘连病人发生或复发肠梗阻。但肠折叠术的手术时间较长,病人负担较重,手术死亡率较高,必须慎重选择适应证。
绝大多数病人来诊时多有痛、吐、胀、闭等情况,宜先行胃肠减压,纠正水、电解质平衡失调情况,全身情况差或有贫血者,应少量多次输血。如有可能,最好待全身情况恢复后再行择期手术。但是,如梗阻不缓解,就应积极准备后早期手术,不要犹豫不决,贴误术时。
口服红霉素或链霉素、灭滴灵,以减少肠道细菌。
因手术时间长,渗血较多,术前应配血400~800ml。
放置胃管。
如为结核性腹膜炎或肠结核引起的肠粘连,术前应先用抗结核药,待结核病变相对稳定后再行手术。
体位 平卧位。
切口 右侧经腹直肌切口。
分离粘连 进入腹腔后,应分离所有粘连。首先分离管与腹壁之间的粘连。可用0.25%普鲁卡因注射于二者之间,然后行锐性分离。分离时应紧贴壁层腹膜进行,以免分破肠管。如二者之间粘连极紧密,无法分出间隙,可将壁层腹膜连同肠管一起自腹壁作锐性分离。然后再分离肠管间的粘连。一般肠系膜间的粘连比较稀疏,肠管间粘连比较致密,可用手指伸入肠系膜根部,逐渐向肠管作钝性及锐性分离,坚韧的粘连带应在直视下切断。肠系膜粘连分离后,先用手指撑开肠管,然后锐性分离肠管间粘连,这样可以减少对肠壁的损伤。
分离粘连后,难免会损伤肠管,在粘连全部分开后,可试行挤压损伤的肠管,如发现肠壁有漏孔,应行修补。如局部肠管损伤严重,或局部肠管粘连成团时,应考虑行肠切除吻合术。
折叠及固定肠管 全部分离粘连后,即可开始折叠及固定肠管。应将自十二指肠悬韧带至回肠末端的全部小肠顺序折叠。折叠时应注意腹腔横径及肠系膜的关系,通常自左上向右下排成梯形,肠袢的长度以腹腔的横径为准,太长或太短均易再引起梗阻。折叠时,注意勿将肠系膜扭转。固定肠管常用下列方法:
⑴肠壁缝合法:自十二指肠悬韧带处提出空肠起始部,按腹腔横径折叠肠袢,然后用1号丝线在距肠系膜缘约0.5cm处间断或连续缝合肠管的侧壁浆肌层,针距约0.5~0.8cm[图1]。正常的肠管为自左上至右下呈梯形排列,因此,折叠肠管也应顺其自然折叠成梯形,每排一列即缝一列。一般起始部的肠管应折短些,成人约10~12cm,以后每段肠管增加1~2cm,至肠袢长度达18~20cm后(此处已达小肠中段),每袢肠管又逐渐减短1~2cm,至全部肠管折叠完毕为些。十二指肠悬韧带以下起始部和近回盲部的肠管,应留出3~5cm游离段不予折叠缝合,以避免呈锐角扭转,有利于肠管动力缓冲。将折叠好的全部小肠放回腹腔,并缝合固定在四周的结肠上,以免手术后发生肠扭转。此法操作简便,省时,肠管不易扭曲,而疗效较好。
⑵系膜缝合法:折叠肠襻的长度与肠壁缝合法相同,只是在缝法上有所改变。缝合时,先缝两根主要缝线,缝在肠襻两端靠近肠管的系膜上[图2⑴]。然后,在两根主要缝线之间作间断或连续缝合,这样便完成了一个折叠单元。缝合时,在两襻肠管的连续部应留2~3cm不作缝合,以免折叠成角,影响肠内容物通过。一个折叠单元完成后,顺序向下继续折叠缝合,至全部小肠折叠完为止[图2⑵]。
⑶系膜贯穿缝合法:系膜贯穿缝合法是系膜缝合法的进一步改进,优点是方法简便、节省时间。具体方法是将粘连分离,再把小肠全部提出腹腔,排列成梯形。在距肠壁3mm的系膜上,选择无血管区,用特制的长直圆针(类似毛线针)引粗丝线贯穿折叠后的各层系膜[图3⑴],共缝3针褥式缝合(两端各缝1针,另1针缝在中间)[图3⑵]。结扎勿太紧,以免影响肠袢的血液供应。3根缝线结扎后,即可将肠管放回腹腔,并缝合固定在四周的结肠上。
关腹 检查腹腔内无异物存留后,逐层缝合腹壁。盆腔宜置香烟引流一支,自右下腹壁戳口引出。切口必要时可加张力缝合。
北京协和医院是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现代化综合三级甲等医院,是国家卫生健康委指定的全国疑难重症诊治指导中心,最早承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在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成都市锦江万里桥头的华西坝,有一座闻名遐迩的医学城,她就是四川大学华
一、历史沿革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前身是中国协和医学院第二临床学院,1953年10月,总后方勤务部卫生部决定将“中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是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委属事业单位,是复旦大学附属综合性教学医院。医院开业于1937年,是中国人创建和
瑞金医院建于1907年,原名广慈医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有着百年的深厚底蕴。医院占地
功能主治:清肝胆,利湿热。用于肝胆湿热,头晕目赤,耳鸣耳聋,胁痛口苦,尿赤,湿热带下。
功能主治:疏肝理气,健脾消食。具有降低转氨酶作用。用于慢性肝炎及早期肝硬化等。
功能主治:本品适用于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营养不良,肠道菌群紊乱引起的腹泻、便秘、腹胀、肠道内异常发酵、肠炎,使用抗生素引起的肠粘膜损伤等症。
功能主治:清热,祛湿,利胆。用于肝胆湿热所致的胁痛、口苦;急性胆囊炎、胆管炎见上述证候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