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室
- 部位
- 字母
- 面部水肿
- 血液和淋巴液循环不良,水分代谢能力便会减弱,使体内废水囤积,形成面部和眼皮浮肿。
- 婴儿脸色发黄
- 婴儿脸色发黄是新生儿黄疸的临床表现。生理性黄疸是新生儿出生24小时后血清胆红素由出生时的17~51μmol/L(1~3mg/dl)逐步上升到86μmol/L(5mg/dl)或以上,临床上出现黄疸而无其它症状,1~2周内消退。生理性黄疸的血清胆红互足月儿不超过204μmol/L(12mg/dl),早产儿不超过255μmol/L(15mg/dl)。但个别早产儿血清胆红素不到204μmol/L(12mg/dl)也可发生胆红素脑病,对生理性黄疸应有警惕,以防对病理性黄疸的误诊或漏诊。
- 脸部疼痛
- 脸部疼痛是指在脸部的一边或者双边疼痛,或者额头处疼痛。这种疼痛可以是钝痛,也可以是波动痛,还可能是非常强烈的刺痛。面部疼痛或痉挛,一般没有生命攸关的威胁,但痛者却十分痛苦,即使能忍住疼痛,表情麻木不自然。
- 脸颊潮红
- 脸颊潮红为生活之中多见症状,也可见于某些病理性状态
- 胡子发黄
- 胡子泛指生长于男性上唇、下巴、面颊、两腮或脖子的毛发。胡子发黄是却一些微量元素的缘故。
- 面部肌肉痉挛
- 面部痉挛亦称面肌抽搐或偏侧面肌痉挛症,是一种常见病与多发病。由于面部痉挛的初期症状为眼睑跳动,民间又有“左眼跳财,右眼跳灾”之称,所以一般不会引起人们的重视,经过一段时间病灶形成,发展成为面肌痉挛,连动到嘴角,严重的连带颈部。面部痉挛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原发型面部痉挛,一种是面瘫后遗症产生的面部痉挛。两种类型可以从症状表现上区分出来。原发型的面部痉挛,在静止状态下也可发生,痉挛数分钟后缓解,不受控制;面瘫后遗症产生的面部痉挛,只在做眨眼、抬眉等动作产生。
- 脸上黑斑
- 黑斑又称“色斑”,多发生在面部,常见于女性,是一种严重影响人们美观并使人心烦的“病症”。
- 红光满面
- 红光满面 :形容人的气色好,脸色红润,满面光彩 人们往往把红光满面视为身体健康的标志,其实并不完全是这样。红光满面有时恰恰是某些疾病的一种症状。
- 面部麻木
- “麻木”指皮肤不知痛痒,麻木不仁。“麻”为有感觉,“木”为无感觉,当有区别,但临床上“麻”与“木”常并见,故通称“麻木”。三叉神经支配着面部感觉,凡是损伤三叉神经的感觉支及其传导纤维的病变,均可产生面部感觉麻木。可见于表皮样囊肿的症状体征。
- 面部脱皮
- 脸上总是感觉很干,面部局部脱皮。一般都是脸上血液局部循环不良,或是皮肤过敏等造成的。
- 面色灰暗
- 面色灰暗主要表现为面部皮肤没有光泽,血色,出现萎黄、枯黄、暗淡、污垢色等。中医认为女性脸色灰暗,具体表现有“六黄”:(1)面色暗黄(2)面色萎黄(3)面色蜡黄(4)面色土黄。(5)面色灰黄(6)面色枯黄
- 肾病性浮肿面容
- 人的面容,不但是七情表演的“舞台”,也是反映体内诸病的“窗口”。故察颜观色不失为早期发现疾病的一种重要而简便的方法。肾病性浮肿面容表现为面色苍白浮肿,皮肤紧而干燥,眼睑浮肿尤以晨起最为显著,且额部多有指压凹征。
- 满月脸
- 脸很圆,像满月一般,皮肤发红,常伴有痤疮和胡须生长。
- 腮腺无痛性肿块
- 基底细胞腺瘤表现为腮腺无痛性肿块。肿瘤生长缓慢,病程较长,无自觉症状,往往以无痛性肿块就诊。肿瘤界限清楚,与周围组织无粘连,活动。多呈圆形或椭圆形,质地较软。
- 面神经瘫痪
- 耳源性面神经瘫痪是指耳部疾病或手术损伤面神经某段所致的单侧面部表情肌麻痹。多见于急、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乳突炎及其并发症。
相关医生
相关医院
-
- 北京协和医院
- 地址:(东单院区)北京市东城区帅府园一号,100730;(西单院区)北京市西城区大木仓胡同41号,100032
北京协和医院是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现代化综合三级甲等医院,是国家卫生健康委指定的全国疑难重症诊治指导中心,最早承
-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国学巷37号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在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成都市锦江万里桥头的华西坝,有一座闻名遐迩的医学城,她就是四川大学华
-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28号院
一、历史沿革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前身是中国协和医学院第二临床学院,1953年10月,总后方勤务部卫生部决定将“中
-
-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 地址:上海市徐汇区枫林路180号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是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委属事业单位,是复旦大学附属综合性教学医院。医院开业于1937年,是中国人创建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