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机碱皮肤损伤
- 钠、钾、钙、铵、钡等的氢氧化物多属强碱。由于它们具有不同的刺激作用,故可在皮肤黏膜上产生不同的病变。其中又以氢氧化钠及氧化钙(及氢氧化钙)等比较重要,且具一定代表性。除氢氧化铵易放出氨外,其余均不挥发,碳酸钠及氟化钠均为碱金属的弱酸盐,亦具碱的腐蚀作用,故一并叙述。
- 小儿触电与雷击
- 小儿在日常生活中与电接触的机会随社会的发展而增多,触电的原因多为用手触摸电器,电源插孔或手抓电线的断端,偶有雨天在树下避雨时遭到雷击,重者可造成局部和全身严重伤害,甚至使患儿致残、致死。
- 头皮及颅骨烧伤
- 本病是因头部接触高温,电击和化学物质等所造成的头皮及颅骨损伤。可因头部接触的时间、浓度、强度、部位及范围的不同,其损伤的轻重程度也不相同。临床上并不少见,但大宗报道不多。在应用保守治疗及抗生素问世之前,常因组织变性坏死及渗出,引起细菌感染,导致疾病恶化甚而危及生命。近代采用坏死组织切除,后行伤口减张缝合,转移皮瓣及植皮术,同时应用抗菌素治疗,疗效良好沿用至今。由于显微外科技术的进步,现已有人在行坏死组织彻底切除后,应用游离大网膜将其血管与头皮血管施行吻合术,取得了新的进展。
- 化脓性指头炎
- 化脓性指头炎是发生在指末节的皮下化脓性感染。因感染时,整个指腹高度肿胀,形同蛇头,故名“蛇头疖”或“瘰疽”。因指腹皮下组织排列十分紧密,故在感染初起,组织就很肿胀,同时腔内张力明显增高,疼痛剧烈,末节指骨的血供受到阻碍。疾病早期局部症状较重;脓肿形成后很难检出感染区的波动感,是本病的重要特征。
- 银屑病甲
- 甲病变在银屑病中较常见,其发生率占10%~50%,本作者观察的资料占30.35%。甲改变与皮损的广泛程度有关。临床上常见的有甲凹陷点,甲剥离,甲下增厚,甲板失去光泽,变白,裂片形出血(splinter hemorrhages)。主要治疗皮损。皮损缓解时,甲病变亦随之好转。
- 甲良性肿瘤
- 甲良性肿瘤(benign tumor of nails)是远端指节结缔组织的退行性病变,包括黏液囊肿(mucous cyst)、甲下外生骨疣(subungual exostosis)、纤维瘤、甲床表皮囊肿(epidermal cysts of nail bed),发病机制还不清楚。大多可手术切除。
- 手部血管损伤
- 无论在战时或平时,血管外伤均较常见,其中以四肢血管损伤最为多见,其次为颈部、骨盆、胸部和腹部的血管损伤。近来随着血管腔内疗法的开展和普及,医源性血管损伤也日益增加。在血管损伤中,动脉损伤多于静脉,伴行动静脉的合并损伤及单独的静脉损伤也均有发生。手部血供极为丰富。主要来源是桡动脉和尺动脉;尚有骨间前动脉和骨间后动脉;此外,有3.7%个体有正中动脉参加。这些血管以动脉网或动脉弓的形式,构成交通舒畅的渠道,保证手在捏、持、抓、握多种功能位上,血液供应的适应能力很强。由于上述血管彼此间的吻合丰富,代偿能力良好,故临床报道的尺动脉及桡动脉完全断裂的伤者中,手的存活率仍能达到1/3左右。
- 先天性厚甲症
- 先天性厚甲症(pachyonychia congenita)是一种少见的甲肥厚性遗传性皮肤病,于1906年由Jadassohn和Lewandowsky首先命名。分类:通常分为四型,Ⅰ型最常见,为Jadassohn-Lewandowsky综合征;Ⅱ型为Jackson-Sertoli综合征;Ⅲ型又名为Schaferer-Branauer综合征;Ⅳ型又名迟发型先天性厚甲症(pachyonychia congenita tarda)。
- 掌侧化脓性腱鞘炎...
- 掌侧化脓性腱鞘炎、滑囊炎、深间隙感染都是金黄葡萄球菌引起的手掌深部的化脓性感染。手的掌面皮肤皮层厚,角化明显,皮下有很致密的垂直纤维组织束。纤维组织束一端连接真皮层,另一端固定在指骨的骨膜(在未节手指部位)、腱鞘(在近节、中节手指部位)或掌筋膜(在掌心部位)。纤维将掌面皮下组织分成许多坚韧密闭的小腔。感染化脓后炎症很难向四周扩散,故而常常引起腱鞘炎,继续向深部组织蔓延,导致滑液囊和手间隙的感染。
- 药物反应性甲病
- 指端大疱性皮损可导致甲部分或完全丧失。故任何可引起多形红斑大疱的药物均可引起甲丧失。它是由于甲基质受到毁坏之故。大剂量氯唑西林(邻氯青霉素,cloxacillin)和头孢噻啶(先锋霉素Ⅱ,cephaloridine)可产生暂时性甲丧失。
- 破伤风
- 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梭菌侵入人体伤口后,在厌氧环境下生长繁殖,产生嗜神经外毒素而引起全身肌肉强直性痉挛为特点的急性传染病。重型患者可因喉痉挛或继发严重肺部感染而死亡。新生儿破伤风由脐带感染引起,病死率很高。虽然世界卫生组织积极推行了全球免疫计划,据估计全世界每年仍有近百万破伤风病例,数十万新生儿死于破伤风。
- 钝挫伤
- 钝器打击可迫使眼球退向眼窝,并可损害眼的浅表结构(眼睑、结膜、巩膜、角膜和晶状体)和眼后部结构(视网膜、视神经)。钝挫伤也可引起眼球周围的眶骨骨折。
- 爆震性耳聋
- 亦称爆震性耳聋,系枪炮或炸弹爆炸引起的间断脉冲性噪音损伤,噪音很强而频谱顶峰变化很大,呈跳跃式升降。自动步枪噪音达174dB,加农炮达188dB,大炮发射时瞬间产生强大正压波,压力可达3000kg/cm2,持续5ms,随之而来的为负压波,可持续30ms,统称为压力波。这种强噪音和冲击波最易引起听觉功能损害。
- 创伤性口炎
- 创伤性口炎(traumatic stomatitis)是由机械性、化学性、物理性等因素造成口腔粘膜损伤所致的非特异性急、慢性炎症。
- 腹部创伤
- 腹部创伤的关键问题在于有无内脏器官的损伤,发果只有单纯腹壁外伤,对伤员生命没有多大威胁,而重要的是内脏损伤后所引起的大出血与休克,感染与腹膜炎,病情多危重,如不及时诊治,则危及伤员的生命,其死亡率可高达10~20%,因此对腹部创伤的伤员应作到尽早诊断和及时治疗。
相关医生
相关医院
-
-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
- 地址:(东单院区)北京市东城区帅府园一号,100730;(西单院区)北京市西城区大木仓胡同41号,100032
北京协和医院是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现代化综合三级甲等医院,是国家卫生健康委指定的全国疑难重症诊治指导中心,最早承担高干保健和外宾医疗任务的医院之一,也是高等医学教育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国家 级示
-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国学巷37号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在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成都市锦江万里桥头的华西坝,有一座闻名遐迩的医学城,她就是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华西医院。追溯历史,华西医院起源于美国、加拿大、英国等国基督教会1
-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28号院
一、历史沿革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前身是中国协和医学院第二临床学院,1953年10月,总后方勤务部卫生部决定将“中国协和医学院第二临床学院”改为“军委直属机关医院”。1954年7月,总后方勤务部
-
-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 地址:上海市徐汇区枫林路180号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是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委属事业单位,是复旦大学附属综合性教学医院。医院开业于1937年,是中国人创建和管理的最早的大型综合性医院之一,隶属于国立上海医学院,为纪念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