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百科

  • 科室
  • 字母
肠扭转综合征
肠扭转综合征(volvulus syndrome)系指末端回肠与乙状结肠互相缠绕、扭结而产生的一组肠梗阻症候群。它可致肠道循环受阻以及肠腔的部分或完全性闭合以产生闭襻性肠梗阻。本征主要发生在中老年人,45岁以上的人最常见,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盲肠扭转和横结肠扭转则极少见。
胃切除后吸收不良...
大多数胃切除病人恢复较好,但胃切除后病人吸收不良、营养不良、体重下降常见,出现胃切除后吸收不良综合征(postgastrectomy malabsorption syndrome)。
新生儿胃穿孔
新生儿胃穿孔(neonatal gastric perforation)为小儿外科罕见的急腹症。据文献报道黑人的发病率高于白人。一般于生后2~7天发病,病死率很高,近年来因新生儿外科及麻醉技术的发展,合理使用抗生素及支持疗法,病亡率已有显著下降,术后存活率与患儿的体重和及时的诊断有直接关系。Romas报道胃穿孔12h内进行手术者存活率45%,超过12h则存活率为25%。说明早期诊断及手术治疗的重要性。
胰石症
胰石症又称胰腺结石,667年De Graaf道德对胰腺结石进行描述。近些年来由于慢性胰腺炎发病率增多以及各种影像检查手段的增加,因而对胰腺结石的检查率亦有增加的趋势。国内、外报道的胰石症检出率不一。国外胰石症的检出率占同期慢性胰腺炎的30~60%,而国内的检出率则较低,为10%左右,这可能是由于国内的慢性酒精性胰腺炎少于胆道疾病有关。
十二指肠白点综合...
十二指肠白点综合征(Duodenal White Spot Syndrome,DWSS)是近年来日本学者根据内镜所见提出的一个新综合症概念,系指十二指肠粘膜呈现不同于十二指肠溃疡的、散在粟粒样大小的白点或白斑。由于在活检病理检查时均有十二指肠炎症存在,故国内多数学者认为它不应列为一独立的综合征,其实质是十二指肠炎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称之为“白点型十二指肠炎”较合适。最近国内文献上已开始应用这一名称。
儿童胰腺功能不全...
儿童胰腺功能不全并中性粒细胞减少综合征是由Shwachman1964年报告的,故也称 Shwachman综合征、Shwachman-Diamond综合征。本征为先天性胰腺功能不全,同时伴有骨髓造血系统的发育不全。多在2~10个月婴幼儿发病,有家族性发病倾向,可能属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分流性高胆红素血...
分流性高胆红素血症综合征即Israel综合征。系由骨髓红细胞或前体产生过多的胆红素,或直接由亚铁红素或四吡咯前体破坏和生成所致。
淀粉样变病的胃肠...
淀粉样变病(amyloidosis)是指一种以β结构的纤维蛋白为主的淀粉样物质在器官组织细胞外沉积所引起的疾病。淀粉样蛋白在电镜下呈现细纤维集聚,通过X线衍射研究,反映为一种反向平行排列与氢结合的多肽链结构的蛋白。
小儿食物变态反应
食物变态反应(food allergy)也称为消化系统变态反应(allergic reaction of digestive system)或过敏性胃肠炎(allergic gastroenteritis)、食物过敏(food allergy)等,是由于某种食物或食品添加剂等引起的IgE介导和非IgE介导的免疫反应,而导致消化系统内或全身性的变态反应。
神经性肠梗阻综合...
神经性肠梗阻(Neurosis Intestinal Obstruction)也称痉挛性肠梗阻,功能性肠梗阻,动力性肠梗阻,谢尔舍米斯基病,本征由苏联医师Chercherski首先描述故又称Chercnerski病。我国也有少数病例报道,实际本征并不少见。
小儿胃结块症
胃结块症(bezoar of stomach)又称胃石症,指由于摄入某种植物成分或吞入毛发或某些矿物质如碳酸钙、钡剂、铋剂等在胃内凝结而形成的异物,并影响消化功能。
血吸虫肠病
血吸虫病是由血吸虫所引起的一种疾病。现在已知寄生在人体的血吸虫有5种:日本血吸虫(schistosoma japonicum)、埃及血吸虫(S.haematobium)、曼氏血吸虫(S.mansoni)、间插血吸虫(S.intercalatum)及湄公血吸虫(S.mekongi)。此外在人体尚见有牛血吸虫(S.bovis)、梅氏血吸虫(S.matteei)梭形血吸虫(S.spindalis)等寄生的病例。
残窦综合征
残窦综合征(Residue Sinus Syndrome)是指BillrochⅡ式手术时,胃窦切除不全,残留胃窦所致的吻合口溃疡症候群。残留胃窦复发性溃疡的发病率为40%。
食管痹
食管痹是指食痹而吐。食管痹多因饮食不慎,情志失调,或因食管受损后形成瘢痕等,导致气机阻滞,胃气上逆。以间歇性进食梗塞、呕吐为主要表现的内脏痹病类疾病。本病相当于西医学所说食管贲门失弛缓症、食管憩室、食管神经症等。
溴氯菊酯中毒
溴氰菊酯(decamethrin)又称凯素灵(K-othrin)为2.5%溴氰菊酯可湿性粉剂、敌杀死(Decis)为2.5%溴氰菊酯乳油。农业所用剂型为2.5%乳油。溴氰菊酯为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中毒性最大的一个品种,它具有广谱、低残留的特点,对有机磷等产生抗药性的昆虫有效,具有一定的优越性,主要用以防治棉田、菜地、果树和茶叶等害虫。一般经皮肤吸收或口服中毒。中毒机理目前尚未完全清楚,有认为溴氰菊酯对中枢神经的锥体外系、小脑、脊髓和周围神经的兴奋作用,是由于溴氰菊酯选择性地减缓神经细胞膜钠离子通道"m"闸门的关闭,使钠离子通道保持开放,以致动作电位的去极化期延长,引起周围神经反复放电,进而使脊髓中间神经和周围神经兴奋性增强,出现一系列相应的临床表现。

相关医生

  • 李秀莲
    青海省妇女儿童医院  儿科
    擅长疾病: 新生儿疾病的诊断、治疗与护理。
  • 卢秀英
    青海省妇女儿童医院  急救科
    擅长疾病: 危重病的救治。
  • 席时华
    乌鲁木齐市友谊医院  眼底
    擅长疾病: 青光眼的早期诊断及难治性青光眼的治疗,眼底疾病及小儿弱视诊治
  • 李晶
    乌鲁木齐市友谊医院  眼底
    擅长疾病: 眼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治疗,特别是对准分子激光治疗近视、青光眼、泪道疾病及眼外伤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相关医院

  • 北京医院
    北京协和医院
    三级甲等 综合医院 国营
    地址:(东单院区)北京市东城区帅府园一号,100730;(西单院区)北京市西城区大木仓胡同41号,100032

    北京协和医院是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现代化综合三级甲等医院,是国家卫生健康委指定的全国疑难重症诊治指导中心,最早承担高干保健和外宾医疗任务的医院之一,也是高等医学教育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国家 级

  • 北京医院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三级甲等 综合医院 国营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国学巷37号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在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成都市锦江万里桥头的华西坝,有一座闻名遐迩的医学城,她就是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华西医院。追溯历史,华西医院起源于美国、加拿大、英国等国基督教会1

  • 北京医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三级甲等 综合医院 国营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28号院

       一、历史沿革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前身是中国协和医学院第二临床学院,1953年10月,总后方勤务部卫生部决定将“中国协和医学院第二临床学院”改为“军委直属机关医院”。1954年7月,总后方勤务部

  • 北京医院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三级甲等 综合医院 国营
    地址:上海市徐汇区枫林路180号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是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委属事业单位,是复旦大学附属综合性教学医院。医院开业于1937年,是中国人创建和管理的最早的大型综合性医院之一,隶属于国立上海医学院,为纪念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