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敌鼠中毒
- 敌鼠(diphacinone)是一种新型抗凝血灭鼠剂,属高毒类,目前常用产品有1%敌鼠粉剂和1%敌鼠钠盐。小儿中毒多因本类毒鼠药品放置不妥,致被自取吞服;或因误食沾染本品的粮食及毒死的禽畜所致。
- 结肠血管扩张症
- 结肠血管扩张症是一组结肠血管畸形病变的总称,是由良性非肿瘤性扩张的血管丛构成,又称结肠血管发育不良、结肠血管扩张、结肠动静脉畸形。1960年Margulis首次通过肠系膜动静脉造影证实了结肠血管扩张症的存在,以后有关报道逐渐增多。近年发现该病是引起下消化道出血的主要原因之一,尤其是老年病人,大约占所有下消化道出血原因的4%左右。随着纤维结肠镜的广泛应用,有关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结肠血管扩张症的报道也愈来愈多。Chen等报道大约50%的门脉高压患者伴有结肠血管扩张症。
- 腹膜后脓肿
- 腹膜后脓肿(retroperitoneal abscess)是指发生在腹膜后间隙的局限性化脓性感染。它的发生常继发于腹腔内脏器、腹膜后器官、脊柱或第十二肋的感染、盆腔腹膜后腔脓肿、以及菌血症等疾病。脓肿可向上侵及纵隔、向下沿股疝孔流入大腿,亦可穿破进入腹腔、胃肠道、胸膜、支气管,甚至形成慢性持续性瘘管。腹膜后脓肿在临床上远较腹腔脓肿少见,如不能得到及时诊断和有效治疗,往往可诱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而致病人死亡。
- 胆道张力低下综合...
- 胆道张力低下综合征,又名Chiray综合征,系指由于胆道张力低下,胆囊排空延迟,而出现消化不良,不能耐受脂肪食物并有右上腹疼痛的一组症候群。本征属于胆道功能障碍综合征范畴,又称为胆囊迟缓综合征。
- 弯曲菌性肠炎
- 弯曲菌性肠炎是由弯曲菌感染引起的胃肠道疾病。弯曲菌有内毒素能侵袭小肠和大肠粘膜引起急性肠炎,亦可引起腹泻的暴发流行或集体食物中毒。潜伏期一般为3~5天,对人的致病部位是空肠、回肠及结肠。主要症状为腹泻和腹痛,有时发热,偶有呕吐和脱水。空肠弯曲菌(campylobacter)是1973年Butzler等自腹泻病人粪便中分离出现,目前已认识其为人类腹泻的主要致病菌之一。空肠弯曲菌肠炎的发病率在发达国家超过细菌性痢疾,在发展中国家几乎同细菌性痢疾。
- 集聚肠杆菌感染
- 集聚肠杆菌即成团泛菌是一群符合肠杆菌定义的产类胡萝卜素的黄色菌群,最早是从植物、种子、水果等中分离,此后在各种各样的环境中获得此菌群,这些菌株曾被划分为13属27种,有先后几十种名词用来描述此菌群,最多时达到56个名称。如植物病理学家所熟知的草生欧文菌(Erwinia herbicola),而医学工作者所熟知的名称为成团肠杆菌(或称聚团肠杆菌),它在医学、农业及遗传学上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 惠普尔病
- 肠性脂质营养不良又称惠普尔病,是一种少见的系统性疾病,其临床特征为小肠吸收不良、发热、皮肤色素沉着、贫血、淋巴结肿大、关节炎、关节痛、胸膜炎、瓣膜性心内膜炎和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结肠炎是一种慢性、反复性、多发性以结肠、乙状结肠和直肠为发病部位。病程漫长,常反复发作。其他原因不明的结肠慢性炎症应在明确病因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诊疗。症状为左下腹疼、腹泻、里急后重、时便下沾液、便秘或泄泻交替性发生、时好时坏,缠绵下断、反复发作。
- 特发性非硬化性门...
- 特发性非硬化性门脉高压综合征(Idiopthic Noncirrhotic Portal Hypertension Syndrome)。又名肝内型窦前阻塞性门脉高压症。
- 混合性厌氧菌感染
- 混合性厌氧菌感染指数量在百个左右的非产芽胞的正常厌氧菌群和需氧菌群的共生关系遭到破坏(例如外科手术或其他创伤、血液供应差或组织坏死),其中的某些菌种可引起伴有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的感染,经这些途径进入人体后可随血流扩散至远处。因为需氧和厌氧菌常可发现于同一感染部位,因此感染可能是混合性的,除非用适当的办法进行分离和培养,厌氧菌可能被忽视。然而厌氧菌可能是胸膜腔和肺、腹腔内、妇科、中枢神经系统、上呼吸道感染和皮肤疾病及菌血症的主要病原菌。厌氧菌和需氧菌混合性感染率高达82%
- 食管中段憩室
- 食管中段憩室(diverticulum of the esophageal midtpiece)主要是牵引型憩室,偶有先天性憩室和因食管某处先有狭窄而导致的膨出型憩室。
- 小儿中毒型痢疾
- 中毒型痢疾(简称毒痢)是细菌性痢疾的一种严重类型,多见于2~7岁儿童。起病急骤,病情经过极为凶险,如治疗不及时病儿可很快发生呼吸或(和)循环衰竭而死亡。
- 星形病毒胃肠炎
- 星形病毒胃肠炎是由星形病毒感染所引起的。7岁以下儿童多见,常爆发流行。起病急,临床主要症状以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以水样便为主。
- 炎症性肠病
- 炎症性肠病广义的是包括各种的肠道炎性疾病,一般来说是累及回肠、直肠、结肠这些的都可以叫炎性肠病,它的表现一般都是腹泻、腹痛,甚至有些人可以有血便,总的来说就是有炎症改变的这种病。凡是炎症性肠病的情况都可以叫做广义的炎性肠病。
- 膈扑动
- 膈扑动(Flutter of the Diaphragm)系指因膈肌阵发性或持续性痉挛,伴有吸气期声门突然关闭,产生一种短促奇特的声音、令人不能自制的一种症状。按痉挛轻重分为呃逆(Hiccup)、膈肌痉挛(Phrenospasm)、膈肌扑动。膈肌扑动少见,当其发作时,膈肌有极快的而有节奏的收缩,每分钟可达100~300次。
相关医生
相关医院
-
- 北京协和医院
- 地址:(东单院区)北京市东城区帅府园一号,100730;(西单院区)北京市西城区大木仓胡同41号,100032
北京协和医院是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现代化综合三级甲等医院,是国家卫生健康委指定的全国疑难重症诊治指导中心,最早承担高干保健和外宾医疗任务的医院之一,也是高等医学教育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国家 级
-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国学巷37号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在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成都市锦江万里桥头的华西坝,有一座闻名遐迩的医学城,她就是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华西医院。追溯历史,华西医院起源于美国、加拿大、英国等国基督教会1
-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28号院
一、历史沿革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前身是中国协和医学院第二临床学院,1953年10月,总后方勤务部卫生部决定将“中国协和医学院第二临床学院”改为“军委直属机关医院”。1954年7月,总后方勤务部
-
-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 地址:上海市徐汇区枫林路180号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是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委属事业单位,是复旦大学附属综合性教学医院。医院开业于1937年,是中国人创建和管理的最早的大型综合性医院之一,隶属于国立上海医学院,为纪念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