蟲子咬了起水泡,多考慮是隱翅蟲、蟎蟲、跳蚤、蜂等蟲子引起的,需要及時到正規的醫院治療,避免皮膚的刺激加重。
1.隱翅蟲
如果皮膚被隱翅蟲咬傷,可能會出現局部皮膚紅斑、腫痛、瘙癢、水泡、膿液等症狀。如果治療不及時,不僅會導致皮膚受到損傷,還有可能會伴隨體溫升高、頭部疼痛、身體浮腫等症狀。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肥皂水清洗傷口,也可以遵醫囑使用爐甘石洗劑、糠酸莫米松乳膏、滷米松乳膏等藥物塗抹,降低對皮膚的刺激。
2.蟎蟲
若是皮膚被蟎蟲咬傷,多數會出現局部皮膚水腫、丘疹、風團等症狀,如果治療不及時,可能會導致局部形成水泡,伴隨瘙癢症狀。患者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鹽酸西替利嗪片、氯雷他定片、馬來酸氯苯那敏片等藥物治療,可以有效減輕症狀,平時不可以抓撓皮膚。
3.跳蚤
跳蚤咬傷後,多數會引起局部或全身性過敏反應,出現皮膚水泡、瘙癢、紅色丘疹等症狀。患者需要及時用冰塊冰敷局部的皮膚,降低皮膚的刺激性,也可以遵醫囑服用依巴斯汀片、醋酸潑尼松片、醋酸地塞米松片等藥物治療,防止皮膚毒性反應加重。
4.蜂
如果外出時皮膚被蜂蜇傷,初期表現爲局部紅腫、麻木、疼痛等症狀,這些應激性反應有所改善後,可能會伴隨局部水泡症狀,皮膚出現灼燒感。患者需要及時到正規的醫院接受清創包紮治療,如果局部皮膚有毒刺,也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拔出毒刺,遵醫囑外用氧化鋅軟膏、莫匹羅星軟膏、紅黴素軟膏等藥物塗抹。
日常需要做好皮膚的護理,避免被蟲子咬傷。如果皮膚的刺激程度逐漸加重,需要及時就醫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