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內注射的部位通常包括臀大肌、臀中肌、臀小肌、股外側肌及上臂三角肌。
肌內注射是一種常用的藥物注射治療方法,通過注射器將藥液注入肌肉組織,以達到治癒疾病的目的。肌內注射主要適用於不宜或不能口服、靜脈注射,且要求比皮下注射更迅速發生療效時,以及注射刺激性較強或藥量較大的藥物時。
肌內注射的注射部位應選擇肌肉豐厚,且離大神經、大血管較遠的部位,其中最常用的是臀大肌,其次爲臀中肌、臀小肌、股外側肌以及上臂三角肌部位。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在注射部位有硬結、感染時不宜做肌內注射治療。
肌內注射適用於多種藥物,包括油溶液型藥物、混懸液型藥物、局麻藥物、抗生素藥物、糖皮質激素藥物和解熱鎮痛藥物等。例如注射用苄星青黴素、注射用頭孢呋辛鈉、注射用頭孢唑林鈉等,可起到抗菌消炎的作用,促進體內炎症的消退。
總之,肌內注射是一種有效的藥物注射方法。肌內注射的藥物通常需由醫生使用,患者不可自行隨意用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