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神經外科>> 正文

神經損傷的五個表現

發布於 31543次瀏覽

神經損傷不止五個表現,不同部位的神經損傷表現不同。如臂叢神經損傷有肌肉麻痹、痿軟無力等表現;腓總神經損傷有足下垂、揚趾困難等症狀;正中神經損傷可有旋前圓肌、橈側屈腕肌麻痹現象;肌皮神經損傷可表現爲肱二頭肌萎縮、屈肘受限等。

1.臂叢神經損傷

臂叢神經損傷大多由牽拉傷引起,肩部被高速運動的物體撞傷如車禍、重物墜肩等。臂叢神經損傷常見症狀有上肢局部感覺缺失、肌肉麻痹、痿軟無力、活動受限等,容易併發肌肉萎縮和神經血管炎症。

2.腓總神經損傷

腓總神經損傷原因諸多,如腓骨骨折、刀割和槍彈傷、膝部繃帶過緊或受壓、膕窩腫瘤、麻風、糖尿病等均可引起腓總神經損傷。腓總神經損傷主要症狀表現爲足下垂、足背不能抬起、揚趾困難等,出現運動障礙和感覺障礙。

3.正中神經損傷

正中神經最常見的損傷原因爲肘關節脫位或繼發於腕及前臂損傷後的腕管內,還可見於肱骨骨折、止血帶過緊、腕管綜合徵等。

正中神經在不同部位損傷表現不同。在骨間前神經起點的近端損傷爲高位損傷,旋前圓肌、橈側屈腕肌和所有指淺屈肌等均發生麻痹;骨間前神經起點遠端損傷爲低位損傷,表現爲魚際肌麻痹。

4.肌皮神經損傷

肌皮神經損傷最常見的原因爲刀刺傷,也可爲撞擊傷,少數可爲肩關節前脫位或肱骨外科頸骨折的併發症。皮神經損傷後患者肱二頭肌萎縮,屈肘明顯受限,但由於肱橈肌的代償,患者仍能完成屈肘,此時應注意觸診肱二頭肌肌腹有無收縮。

最新問答

女性垂體微腺瘤的症狀

女性垂體微腺瘤是一種生長在腦下垂體的良性腫瘤,其症狀多樣,可能因腫瘤大小、位置和激素分泌情況而異。常見的症狀包括月經不規律或停經,這可能是由於腫瘤影響了垂體激素的正常分泌,導致卵巢功能受損。此外,患者可能出現乳腺分泌異常,如乳汁分泌。如果腫瘤壓迫到視神經,還可能導致視力下降或視野缺損。部分患者可能出現頭痛,這可能是由於腫瘤增大壓迫周圍組織所致。需要注意的是,並非所有垂體微腺瘤患者都會出現明顯症狀,有些患者可能在體檢或其他原因進行影像學檢查時意外發現。

楊玄勇 楊玄勇 主任醫師

垂體微腺瘤引起的精神異常

垂體微腺瘤是一種發生在腦垂體的良性腫瘤,其大小通常在10毫米以下。儘管它們相對較小,但它們可能會對周圍結構產生壓力,導致激素分泌失衡。這種失衡可能會引起多種精神異常,如焦慮、抑鬱、情緒波動、記憶力減退和認知功能障礙等。此外,垂體微腺瘤還可能影響患者的睡眠質量,導致失眠或過度睡眠。這些精神症狀可能會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社交活動產生負面影響。然而,通過適當的治療,如荷爾蒙替代療法或手術切除腫瘤,許多患者的症狀可以得到緩解。

楊玄勇 楊玄勇 主任醫師

3cm垂體瘤做內鏡能切乾淨嗎

3cm的垂體瘤是一種較大的垂體腫瘤,手術切除是主要的治療方法之一。內鏡手術是一種微創手術方式,通過鼻腔進入垂體區域,利用內鏡的放大作用,可以清晰地觀察到垂體瘤的邊界和周圍結構,從而進行精確切除。對於3cm的垂體瘤,內鏡手術的切除效果通常較好,但是否能完全切除乾淨,還需要根據腫瘤的具體位置、生長方式、與周圍結構的關係等多種因素綜合判斷。此外,手術風險、術後併發症等問題也需要充分考慮。因此,患者應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根據自身情況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案。

楊玄勇 楊玄勇 主任醫師

腦垂體微腺瘤需要治療嗎

腦垂體微腺瘤是指直徑小於1釐米的腦垂體瘤。是否需要治療取決於多種因素,包括腫瘤的大小、生長速度、是否產生激素、是否對周圍結構產生壓迫等。如果腫瘤較小且沒有症狀,可能不需要立即治療,但需要定期進行影像學檢查以監測腫瘤的變化。如果腫瘤較大或產生激素,可能需要藥物治療或手術來控制症狀和減小腫瘤。如果腫瘤對周圍結構產生壓迫,可能需要手術來減輕壓迫。因此,對於腦垂體微腺瘤的治療,需要根據個體情況制定個性化的治療方案。

楊玄勇 楊玄勇 主任醫師

腦垂體腺瘤有什麼症狀

腦垂體腺瘤是一種發生在腦垂體的良性腫瘤,症狀因腫瘤大小、位置和激素分泌情況而異。常見症狀包括頭痛、視力下降、視野缺損,這些症狀可能與腫瘤壓迫周圍結構有關。此外,部分患者可能出現內分泌紊亂,如生長激素過多引起的肢端肥大症、泌乳素過多引起的月經不規律或乳汁分泌異常等。腦垂體腺瘤還可能影響性激素、甲狀腺激素和腎上腺皮質激素的分泌,導致相應的內分泌症狀。總之,腦垂體腺瘤的症狀多樣,需要根據具體情況進行診斷和治療。

楊玄勇 楊玄勇 主任醫師

熱門文章

權威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