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查體的方法主要包括視診、觸診、叩診、聽診等。
1.視診
腹部視診應注意腹部有無膨隆或包塊。全腹膨隆提示大量腹水或腹腔積氣,侷限性膨隆提示器官腫大、腹壁腫物、疝、腹內腫瘤、炎性包塊或胃及腸曲脹氣等。腹式呼吸可減弱,尤其在急性腹膜炎時。胃腸型和蠕動波提示幽門梗阻或腸梗阻的可能。視診時應裸露全腹觀察,以免漏診腹股溝疝和股疝。
2.觸診
腹部觸診用於觸痛、肌緊張、強直和腹部包塊的檢測和定位。壓痛提示腹壁或腹腔內病變,其定位對診斷提示意義較大。觸診包塊需注意其部位、大小、形狀、質地、壓痛、邊界及活動度等,惡性腫瘤與周圍組織粘連,常表現爲質地硬、邊界不規整且較固定。需注意腸道糞塊與腸脹氣的鑑別,後者可隨患者排氣、排便自行消失。
3.叩診
腹部叩診有助於鑑別腹脹的性質,大量腹水時可有移動性濁音,胃腸道脹氣則表現爲鼓音,肝濁音界消失對胃腸道穿孔有診斷意義,但肺氣腫或腸脹氣者肝濁音界可能叩不出。
4.聽診
腹部聽診應注意腹痛發作或加劇時腸鳴音的性質。腹膜炎、胃腸功能低下、低血鉀等可有腸鳴音減弱;急性腹膜炎、麻痹性腸梗阻者腸鳴音可消失;急性胃腸炎、胃腸道大出血可有腸鳴音活躍;機械性腸梗阻時腸鳴音亢進,可聞及氣過水聲或高調的金屬音。腹主動脈瘤或腹主動脈狹窄時可聞及血管雜音。
在進行腹部查體時,醫生應該注意保持患者舒適,選擇合適的檢查時間和姿勢,並且注意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