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皮麻木不一定是疾病導致的,可能與受涼、情緒緊張等生理性因素有關,也可能是頸椎病、糖尿病以及高血壓等疾病因素導致的。
1.生理性因素
受涼會導致頭部血管收縮,引起發麻的症狀,也可能是情緒壓力過大,緊張、焦慮等因素導致的,情緒波動易導致植物神經功能紊亂,出現頭皮發麻症狀,還可能伴隨頭昏、失眠等情況。日常應注意保暖和休息,保持心情舒暢,有利於改善症狀。
2.頸椎病
長期久坐、外傷、年齡增大等因素都可能引發頸椎病,患者會有頸肩疼痛、活動受限等情況,患者由於頸椎間盤退變,壓迫頸肩部神經,使肌肉緊張,還會有頭皮發麻的症狀。日常應適當活動,避免長期久坐或低頭,可通過牽引治療緩解頭皮發麻等不適症狀。
3.糖尿病
糖尿病可能是遺傳、不健康飲食、自身免疫紊亂等因素導致的,患者機體調節血糖能力受損,若血糖控制不佳,較高的血糖可能會使中樞及周圍神經系統受損,引起軀體多處感覺過敏、刺痛、麻木等情況。日常應注意飲食,忌高糖食物,必要時可遵醫囑服用甘精胰島素、二甲雙胍、格列美脲等藥物進行治療。
4.高血壓
高血壓與遺傳、年齡增大、不健康飲食、情緒異常等因素有關。若患者血壓持續升高,可引起高血壓腦病,出現頭疼、頭暈、頭皮發麻、噁心、嘔吐等症狀,還可因爲血壓較高使皮層下動脈硬化,導致腦動脈供血不足,出現頭皮發麻的情況。日常注意飲食,避免情緒過激,也可遵醫囑服用美託洛爾、呋塞米、氨氯地平等藥物進行治療,降低血壓水平。
總之,導致頭皮發麻的原因有很多,排除生理性因素後,若症狀持續或加重,並伴隨其他異常情況,建議及時就醫,以免延誤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