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可以每隔3~7天做一次,每次20~30分鐘是比較好的,由於每個患者的病情不同,所以艾灸的次數以及時間也存在差異。建議患者及時前往正規醫院進行相關檢查,根據自身情況積極配合醫生艾灸。
艾灸主要是通過艾絨燃燒對局部皮膚和穴位產生的良性刺激,能夠起到治療疾病的目的。如果患者病情不嚴重,可在醫生指導下每隔7天做一次,每次做20分鐘。若是患者的病情比較嚴重,可遵醫囑每隔3天做一次艾灸,每次坐30分鐘,能夠促進局部血液循環,有助於病情恢復。
艾灸後需要做好自身保暖工作,根據天氣變化及時添加衣物。同時,還要保持艾灸部位皮膚清潔衛生,避免用髒手抓撓,以免導致皮膚破裂誘發感染。日常生活中需要合理調整飲食習慣,適當喫新鮮的水果和蔬菜以及富含優質蛋白的食物,比如蘋果、胡蘿蔔、雞蛋、瘦肉等,可以爲身體補充多種營養物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