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溫下降的中藥處方包括白虎湯、麻杏石甘湯、黃連解毒湯、小柴胡湯等,需要及時前往醫院就診,在醫生的指導下判斷體溫的變化情況,遵醫囑規範用藥。
1.白虎湯
這是比較常見的清熱劑,藥物成分包括石膏、知母、甘草等,可以起到清熱生津的作用,有效改善身體發熱、身體多汗等症狀。對藥物成分過敏的人羣,不建議用藥。
2.麻杏石甘湯
可以起到辛涼宣泄、清肺平喘的效果,藥物成分包括麻黃、杏仁甘草等,可以有效緩解外感風邪引起的身體發熱、咳嗽咳痰、舌苔厚白等症狀。過量用藥可能會導致脾胃受損,不適合脾胃虛弱者用藥。
3.黃連解毒湯
藥物成分包括黃連、黃芩、黃柏等,可以發揮清熱解毒的效果,有效緩解身體發熱、小便赤黃、口乾咽乾等症狀。但是不建議自行用藥,避免引起藥物副作用。
4.小柴胡湯
是由柴胡、黃芩、半夏、生薑等成分構成的,可以有效改善發熱、食慾下降等症狀。不建議過量用藥,避免藥物副作用持續加重。
在用藥調理的過程中,可以使用溫熱的毛巾擦拭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