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燒指的是發熱。發熱冷和熱一般都比較嚴重。建議平日多關注自身變化,若發熱期間出現身體發冷、發熱等現象,需要及時前往醫院就診檢查並治療。
身體在致熱源的作用下,可能會導致體溫調節中樞功能產生障礙,影響體溫散熱能力,導致產熱能力大於散熱能力,從而使體溫升高並超出正常範圍。正常人的體溫一般在36~37.2℃,若體溫高於37.2℃時,可判斷爲發熱。發熱冷和熱都是體溫調節中樞異常的表現,分別對應體溫上升期和散熱期,兩者出現的階段不同,若兩種現象持續時間較長,可能對機體造成不良影響,因此都比較嚴重。
若發熱期間身體發冷,一般表示患者處於產熱較多,散熱較少的階段,此時可能會導致周圍血管收縮,出現皮膚髮冷、不出汗等症狀。若發熱期間體溫較高,可能表示體溫調節中樞在發揮調節作用,使機體散熱增加,導致皮膚血管擴張,出現發紅、發熱等現象。
若發熱期間出現發冷、發熱等現象,應及時採取物理降溫,通過冰敷、熱敷的方式幫助緩解症狀。同時注意多休息,避免身體過度勞累,有助於促進病情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