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百科

  • 内科
  • X
哮喘
哮喘是一种由多种细胞特别是肥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T淋巴细胞参与的慢性气道炎症。这种炎症可引起反复发作的喘息、气促、胸闷和/或咳嗽等症状,通常伴有广泛而多变的呼气流速受限,但可部分地自然缓解或经治疗缓解。哮喘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遗传因素、促发因素等都与其相关。
小儿发烧
小儿发烧,也被称为小儿高热,是一种常见的儿科疾病症状。在医学上,发烧通常被定义为体温超过37.5℃。小儿正常体温常以肛温36.5~37.5℃、腋温36~37℃衡量。通常情况下,腋温比口温(舌下)低0.2~0.5℃,肛温比腋温约高0.5℃左右。
小儿肺炎
小儿肺炎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疾病,主要发生在婴幼儿人群中。该病主要是由于细菌、病毒、支原体、衣原体、真菌等病原体感染,或吸入羊水及油类和过敏反应等引起的肺部炎症。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气促、呼吸困难和肺部细湿罗音等症状,也可能出现拒食、呛奶、呕吐及呼吸困难等情况。
小儿急性支气管炎
小儿急性支气管炎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疾病,通常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也常为肺炎的早期表现。本病由各种病毒和细菌或二者混合感染所引起,特应性体质、营养障碍、佝偻病和支气管结构异常等也可能是本病的危险因素。本病好发于婴幼儿群体,通常先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如发热、流鼻涕、咳嗽等,咳嗽逐渐加重并且有痰,起初是白色黏痰,几天后变为黄色脓痰。有的患儿痰常不易咳出,可在咽喉部或肺部闻及痰鸣音,早、晚咳嗽较重,经常因咳嗽将食物吐出。此病的治疗周期通常为2~3周,主要通过使用氨溴索、N-乙酰半胱氨酸、愈创甘油醚、沙丁胺醇等药物进行对症治疗。如果症状严重或出现并发症,如慢性支气管炎等,可能会增加治疗难度。
小儿哮喘
小儿哮喘是一种反复发作的慢性呼吸道疾病,主要症状包括咳嗽、喘息、胸闷和呼吸困难等。这种疾病通常在夜间或清晨加重,并且可能由于感冒或其他上呼吸道感染而引发。儿哮喘的病因较为复杂,可能涉及遗传、环境、生活习惯等多个因素。
新生儿肺炎
新生儿肺炎(Neonatal Pneumonia)是新生儿感染性疾病中最常见的疾病,发病率高、死亡率也较高。它以弥漫性肺部病变及不典型的临床表现为其特点。大多数新生儿肺炎是生后感染引起的,称为晚发型肺炎,主要是家庭中与新生儿密切接触的成员感冒或呼吸道感染后通过飞沫传播给新生儿的;少数是在宫内或分娩过程中感染的。如果不及时治疗会引起呼吸窘迫、甚至窒息,严重者会因为缺氧引起大脑损伤,留下永久的后遗症(如癫痫)。
胸膜炎
胸膜炎是一种由致病因素(通常为病毒或细菌)刺激胸膜所致的胸膜炎症,也被称为“肋膜炎”。胸腔内可伴液体积聚(渗出性胸膜炎)或无液体积聚(干性胸膜炎)。 这种疾病可由多种病因引起,包括肺炎、肺梗死、癌症、结核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疾病,或者由寄生虫感染(如阿米巴病)、胰腺炎、损伤(如肋骨骨折)等引起。 胸膜炎的临床表现主要为胸痛、咳嗽、胸闷、气急,甚至呼吸困难。胸痛可以是突然出现的,程度差异较大,可以是局限性刺痛或广泛性疼痛。 总之,胸膜炎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需要根据具体病因进行治疗,同时要注意休息和饮食,加强自身免疫力。
小儿支原体肺炎
小儿支原体肺炎是一种由肺炎支原体(MP)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主要症状包括发热、咳嗽、呼吸困难等。MP感染可导致间质性肺炎和毛细支气管炎样改变,从而引起肺部炎症。该病原体可以通过飞沫传播,引起呼吸道感染。在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中,支原体肺炎占有相当高的比例,可达10%~40%。
小儿流行性感冒
小儿流行性感冒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疾病,具有传染性强、发病率高等特点。流感病毒是引起流行性感冒的主要病原体,分为甲、乙、丙三型,其中甲型流感病毒的传染性最强,变异能力也最强,常常引起全球性的大流行。 小儿流行性感冒的潜伏期一般为1-3天,起病急骤,以高热、乏力、头痛、咳嗽、全身肌肉酸痛等全身中毒症状为主要表现,而呼吸道症状较轻。小儿流行性感冒的传染性强,容易在幼儿园、学校等集体场所引起爆发,也容易在家庭成员之间传播。
夏季感冒
夏季感冒中医又称为暑湿感冒,与冬天的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不同,它主要是感受了夏季的暑湿之邪。常见的症状包括发热、食欲不振、胸闷、头身困重,口虽干但饮水不多等。根据中医辨证对感冒的理解,夏季的感冒症状一般分为暑湿感冒和暑热感冒。暑湿感冒多发生于夏季多雨季节,而暑热感冒则主要出现于夏季酷热的环境中。对于暑湿感冒的治疗,中医主要采用清暑祛湿的方药,如常见的中成药有祛暑丸、暑湿感冒冲剂、金衣祛暑丸等。对于暑热感冒则采用清热生津疗法,常用中成药有暑热感冒冲剂、清凉冲剂和银黄注射液等。
吸入性肺炎
吸入性肺炎是指意外吸入酸性物质,如动物脂肪、食物、胃内容物以及其他刺激性液体和挥发性的碳氢化合物后,引起的化脓性肺炎,严重者可发生呼吸衰竭或呼吸窘迫综合征。吸入性肺炎包括羊水吸入性肺炎、胎粪吸入性肺炎和乳汁吸入性肺炎,前两种肺炎主要发生在孩子出生前和出生时,需要住院治疗,而乳汁吸入性肺炎由于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儿、低体重儿)口咽部或食道的神经反射不成熟,肌肉运动不协调,常常发生呛奶或乳汁返流现象,乳汁被吸入呼吸道引发的肺炎,因此乳汁吸入性肺炎尤其需要月嫂注意观察和护理。
小儿结核病
小儿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全身各个器官都可累及,但以肺结核病最为常见。 结核杆菌主要通过飞沫和尘埃传播,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小儿结核病的潜伏期通常为6-12周,但也可能长达数月或数年。结核病的症状包括发热、盗汗、咳嗽、呼吸困难、体重减轻等。在严重的情况下,可能会出现肺空洞、肺不张等并发症。 小儿结核病的诊断主要通过结核菌素试验和胸部X光检查。结核菌素试验是一种皮肤试验,可以检测身体对结核杆菌的反应。胸部X光检查可以观察肺部的情况,发现肺结核等病变。
矽肺
矽肺是一种职业病,由于长期吸入大量游离二氧化硅粉尘所引起,以肺部广泛的结节性纤维化为主的疾病。矽肺是尘肺中最常见、进展最快、危害最严重的一种类型。我国每年有为2万例左右的尘肺新患者出现。矽肺患者可能需要进行药物治疗、对症治疗、氧疗等,具体治疗方式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新生儿窒息
新生儿窒息是一种紧急情况,需要及时抢救。它通常是由于胎儿在母体内缺氧或娩出过程中发生呼吸、循环障碍,导致出生后1分钟内无自主呼吸或未能建立规律呼吸,以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和酸中毒为主要病理生理改变的疾病。新生儿窒息可能是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如出生前母体基础疾病、子宫、胎盘和脐带因素、骨盆狭窄、头盆不称、胎位异常、新生儿呼吸道阻塞等等。 如果新生儿出现窒息,必须积极抢救和正确处理,以降低新生儿死亡率及预防远期后遗症。复苏护理是减少窒息儿并发症,降低围产儿死亡率和伤残率的关键之一。如果新生儿出现窒息,应该及时咨询医生或专业医护人员,进行相应的治疗和护理。
小儿毛细支气管炎
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是一种病毒感染引起的,以细支气管症状为主的下呼吸道急性感染,主要症状包括咳嗽、流涕、阵发性喘憋及呼吸困难,严重者可出现低氧血症。小儿毛细支气管炎主要发生于2岁以下婴幼儿,多见于2~6个月小婴儿。呼吸道合胞病毒是本病最常见的病原体,常大范围流行,需及时治疗,预后多良好。

相关医生

  • 陈民钧
    北京协和医院  检验科
    擅长疾病: 分子生物学、临床免疫学方面的检验
  • 朱珠
    北京协和医院  药剂科
    擅长疾病: 1.在北京协和医院帕金森病多科团队门诊,侧重帕金森患者的用药评估与患者教育。2.常用吸入治疗装置的使用辅导。3.海外购药的识别与服用管理。
  • 陆相云
    北京协和医院  泌尿外科
    擅长疾病: 危重症及泌尿外科疾病护理。咨询问题包括:尿路造口及泌尿外科围手术期护理、术后康复、压力性损伤(压疮)及失禁护理相关问题。
  • 茅枫
    北京协和医院  乳腺外科
    擅长疾病: 乳腺疾病的诊治、乳腺癌的手术、化疗、内分泌治疗等综合治疗

相关医院

  • 北京医院
    北京协和医院
    三级甲等 综合医院 国营
    地址:(东单院区)北京市东城区帅府园一号,100730;(西单院区)北京市西城区大木仓胡同41号,100032

    北京协和医院是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现代化综合三级甲等医院,是国家卫生健康委指定的全国疑难重症诊治指导中心,最早承担高干保健和外宾医疗任务的医院之一,也是高等医学教育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国家 级

  • 北京医院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三级甲等 综合医院 国营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国学巷37号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在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成都市锦江万里桥头的华西坝,有一座闻名遐迩的医学城,她就是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华西医院。追溯历史,华西医院起源于美国、加拿大、英国等国基督教会1

  • 北京医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三级甲等 综合医院 国营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28号院

       一、历史沿革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前身是中国协和医学院第二临床学院,1953年10月,总后方勤务部卫生部决定将“中国协和医学院第二临床学院”改为“军委直属机关医院”。1954年7月,总后方勤务部

  • 北京医院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三级甲等 综合医院 国营
    地址:上海市徐汇区枫林路180号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是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委属事业单位,是复旦大学附属综合性教学医院。医院开业于1937年,是中国人创建和管理的最早的大型综合性医院之一,隶属于国立上海医学院,为纪念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