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学检查
- 物理检测
- 一般检查
- 石胆酸
- 石胆酸(LCA)是胆酸与石胆酸在肝内合成的结合胆酸,是主要的胆酸成分之一,其含量变化在肝脏病诊疗中具有重要价值。
- 石蕊牛乳试验
- 石蕊牛乳试验是根据牛乳内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糖类,各种细菌对这些物质的分解能力不同,故可有数种不同反应,用以鉴别细菌的原理进行的试验。
- 实际碳酸氢根
- 实际碳酸氢根(AB)是指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取血分离血浆测得的HCO3实际含量。
- 丝氨酸
- 丝氨酸是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组成人体蛋白质的21种氨基酸之一。目前采用了自动化分析仪,使得各种生理体液,如血浆、血清、尿液、脑脊液、羊水、房水、精液、乃至细胞内液(如红细胞、白细胞和肌肉)的用量只需数十至数百微升,在2~4h内,即可得出丝氨酸的含量。
- 酸返流试验
- 酸返流试验是测试胃食管反流病,食管裂孔疝的很好办法。
- 酸性磷酸酶
- 酸性磷酸酶主要分布于前列腺、肝、脾、乳汁、红细胞、血小板及骨骼等。以前列腺含量最为丰富。
- 酸性磷酸酶染色
- 大部分血细胞内均存在酸性磷酸酶活性,胞质内的酸性磷酸酶在酸性条件下,经水解,再与硝酸铅、硫酸胺作用,可生成棕黄色或棕黄色的硫酸铅沉淀。
- 碳13尿素呼气试验
- 碳13尿素呼气试验用来检查幽门螺杆菌的感染,其的理是将经过稳定核素13C标记的底物引进机体(主要方式为口服),利用同位素比值质谱仪检测底物的最终代谢产物13CO2的变化来研究机体内代谢反应和生理过程。
- 碳源利用试验
- 碳源利用试验是细菌对单一来源的碳源利用的鉴定试验。在枸橼酸盐培养基中,细菌只有利用枸橼酸盐作为碳源,分解后生成碳酸钠使培养基变碱性,pH指示剂溴麝香草酚蓝由淡绿色变为深蓝色。常用的试验方法有枸橼酸盐利用试验、丙二酸盐利用试验。
- 糖发酵试验
- 糖发酵试验是测验微生物具有不同的利用各种碳源的能力,其原理在于不同微生物具有不同的酶系。绝大多数细菌都能利用糖类作为碳源,但是它们在分解糖类物质的能力上有很大差异。有些细菌能分解某种糖产生有机酸(如乳酸、醋酸、丙酸等)和气体(如氢气、甲烷、二氧化碳等),有些细菌只产酸不产气。
- 糖化血清蛋白
- 糖化血清蛋白为血清葡萄糖与白蛋白及其他血清蛋白分子N末端的氨基上发生非酶促糖化反应,形成高分子酮胺结构。因为血浆蛋白尤以白蛋白半衰期短(19天),因此可反映糖尿病治疗的较近期效果,了解糖尿病控制1~2周的血糖水平。据报道糖化血清蛋白与GHb相关性良好。
- 糖原染色
- 细胞内含1,2-乙二醇基的多糖类经过碘酸氧化后产生醛基,与特殊染液作用,使无色品红变成红色化合物,沉淀于胞质之中。红色的深浅与细胞中起反应的1,2-乙二醇基的量呈正比。
- 天门冬氨酸
- 天门冬氨酸是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组成人体蛋白质的21种氨基酸之一,氨基酸除了脯氨基酸为亚氨基酸外,其他氨基酸均为α氨基酸。组成蛋白质分子的氨基酸都是L-氨基酸,但近年内证实了它们可以异构为D-氨基酸,具体机制还未研究。
- 铜蓝蛋白
- 铜蓝蛋白又称铜氧化酶,是一种含铜的α2-糖蛋白,分子量约为150kD,电泳位置在α1和α2-球蛋白之间(一般把它划为α2球蛋白)。1分子铜蓝蛋白与8个铜原子结合,血清中约90%的铜原子与铜蓝蛋白结合。一般认为铜蓝蛋白由肝脏合成,一部分由胆道排泄,尿中含量甚微。
- 头皮检查
- 头皮检查是检测头皮酸碱度值以及来衡量头皮是否健康的一种检查方法。
相关医生
相关医院
-
- 北京协和医院
- 地址:(东单院区)北京市东城区帅府园一号,100730;(西单院区)北京市西城区大木仓胡同41号,100032
北京协和医院是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现代化综合三级甲等医院,是国家卫生健康委指定的全国疑难重症诊治指导中心,最早承
-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国学巷37号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在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成都市锦江万里桥头的华西坝,有一座闻名遐迩的医学城,她就是四川大学华
-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28号院
一、历史沿革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前身是中国协和医学院第二临床学院,1953年10月,总后方勤务部卫生部决定将“中
-
-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 地址:上海市徐汇区枫林路180号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是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委属事业单位,是复旦大学附属综合性教学医院。医院开业于1937年,是中国人创建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