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学检查
- 物理检测
- 一般检查
- 血清铬(Cr)
- 成人体内铬总量约6毫克。铬是以三价状态小分子量有机复合物的形式由肠道吸收。测定血清中铬含量有助于诊断铬中毒等疾病,临床上常结合尿铬含量测定。
- 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或GPX)是体内重要的自由基捕获酶之一。研究表明,自由基与肿瘤发病密切相关,GSH-Px不仅具有清除自由基和衍生物的作用,还减少脂质过氧化物的形成,增强机体抗氧化损伤的能力。GSH-Px还参与前列腺素(PGI2)和血栓素(TXA2)的合成,保护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因此,GSH-Px在细胞抗氧化防御机制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临床关注。
- 血清骨钙素(BGP)
- 骨钙素是成骨细胞合成并分泌的,比较稳定,不受骨吸收因素的影响。通过血清骨钙素可以了解成骨细胞,特别是新形成的成骨细胞的活动状态。骨钙素值随年龄的变化以及骨更新率的变化而不同。骨更新率越快,骨钙素值越高,反之降低。在原发性骨质疏松中,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是高转换型的,所以骨钙素明显升高;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是低转换型的,因而骨钙素升高不明显。故可根据骨钙素的变化情况鉴别骨质疏松是高转换型的还是低转换型的。需注意的是甲旁亢性骨质疏松症中骨钙素升高明显。
- 血清钴(Co)
- 成人体内含钴量1.1~1.5mg、钴体内主要分布于肝、骨骼、肌肉、胃肠道、肾等组织,但最终蓄积于骨骼。主要排泄途径为尿液,其次为粪便。钴是维生素B12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通过维生素B12参与核糖核酸及造血有关物质的代谢,作用于造血过程,对造血及红细胞生长过程均有重要作用。
- 血清过氧化脂质
- 过氧化脂质是不饱和脂肪酸经自由基作用所形成的过氧化物。过氧化脂质和氧自由基有破坏生物膜、核糖核酸和脱氧核糖核酸的作用,其与超氧化物歧化酶及氧自由基等指标和衰老有关,可抑制免疫功能,并与肿瘤有关,与产生某些变性的蛋白质有关,可增强血小板聚集性。
- 血清肌钙蛋白I(TnI)和肌钙蛋白T(TnT)
- 肌钙蛋白是肌肉收缩的调节蛋白,由三个结构不同的亚基组成,即肌钙蛋白T(TnT)、肌钙蛋白I(TnI)和肌钙蛋白C(TnC。肌钙蛋白放松了肌动球蛋白,让肌动球蛋白与肌浆球蛋白互起作用,而造成肌肉收缩。心肌中的T和I亚基结构不同于其他肌肉组织,心肌钙蛋白T、I(CTnT、CTnI)由于分子量小,所以发病后血中浓度迅速升高。
- 血清肌红蛋白
- 血清肌红蛋白(Mb)是急性心肌梗死(AMI)病人升高的最早标志物之一,2~4h血中浓度就可以升高,6~10h几乎所有AMI患者Mb都升高,因此Mb阳性特别有助于早期AMI的诊断。发病24h内可恢复到正常,所以Mb阴性特别有助排除AMI病程中观察有无梗死扩展。免疫比浊法能在10min内完成测定。
- 血清肌酸激酶
- 肌酸激酶(CK)又称肌酸磷酸激酶,能可逆地催化肌酸和三磷酸腺苷生成磷酸肌酸和二磷酸腺苷的反应。在pH中性条件下,以ATP生成为主,以保证组织细胞的供能。正向反应利于线粒体内氧化磷酸化生成的ATP,以磷酸肌酸的形式进入细胞液,满足细胞生理活动之需要。CK广泛存在于骨骼肌、心肌和脑组织中。
- 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I)
- CK由M和B两个亚单位组成,组合成CK-BB,CK-MM,CK-MB三种同工酶,在细胞线粒体内还有另一种同工酶,称之为CK-Mt。CK-BB主要存在于脑、前列腺等器官,CK-MM主要存在于骨骼和心肌,CK-MB则主要存在于心肌,正常人血液中大部分是CK-MM,少量CK-MB,而CK-BB极少。
- 血清甲状腺素结合前白蛋白
- 甲状腺素即四碘甲状腺原氨酸(T4),T4进入血液循环后约99.6%与结合蛋白结合;其中约60%与甲状腺素结合球蛋白(TBG)结合,30%与甲状腺素结合前白蛋白(TBPA)结合。
- 血清碱性磷酸酶(ALP)
- 血清碱性磷酸酶正常人血清中的碱性磷酸酶主要来自肝和骨骼,碱性磷酸酶测定主要用于诊断肝胆和骨骼系统疾病,是反映肝外胆道梗阻、肝内占位性病变和佝偻病的重要指标。
- 血清碱性磷酸酶同工酶测定(iso-ALP)
- 碱性磷酸酶用电泳法可分为六型:ALP1、ALP2、ALP3、ALP4、ALP5、ALP6,碱性磷酸酶同工酶测定测定对诊断肝胆疾病有一定帮助,尤其是肝癌。
- 血清结合球蛋白
- 触珠蛋白又称结合珠蛋白,是肝脏合成的一种α2球蛋白,约占血浆总蛋白的1%,能与血浆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稳定的复合物。当发生溶血时,血浆中游离血红蛋白增多,与之结合的珠蛋白增多,而血浆触珠蛋白降低,这是一个很敏感的血管内溶血的指标。
- 血清精氨酸酶
- 精氨酸酶在肝脏和肌肉中活性较高,当肝脏和肌肉受到损害时,很易从细胞中逸出至血液中,精氨酸酶测定对肝病和心脏病的诊断有一定价值。
- 血清精氨酰琥珀酸裂解酶(ASAL)
- 精氨酰琥珀酸裂解酶是尿素合成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一种酶,其在肝中含量最丰富,少量存在于小肠和肾脏。当肝脏发生病变时,可随肝细胞破坏进入血液。目前认为诊断肝炎时测定精氨酰琥珀酸裂解酶的意义与转氨酶相当。
相关医生
相关医院
-
- 北京协和医院
- 地址:(东单院区)北京市东城区帅府园一号,100730;(西单院区)北京市西城区大木仓胡同41号,100032
北京协和医院是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现代化综合三级甲等医院,是国家卫生健康委指定的全国疑难重症诊治指导中心,最早承
-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国学巷37号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在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成都市锦江万里桥头的华西坝,有一座闻名遐迩的医学城,她就是四川大学华
-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28号院
一、历史沿革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前身是中国协和医学院第二临床学院,1953年10月,总后方勤务部卫生部决定将“中
-
-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 地址:上海市徐汇区枫林路180号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是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委属事业单位,是复旦大学附属综合性教学医院。医院开业于1937年,是中国人创建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