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学检查
- 物理检测
- 一般检查
- 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活性
- 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活性,指的是测定红细胞能量代谢的酶——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的活性。红细胞的代谢需要多种酶的参与,任何一种酶缺陷均可引起溶血。所谓酶缺陷多数属于遗传性缺陷,异常基因导致酶分子结构异常,形成无正常功能的酶。酶缺陷症种类较多,主要是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和丙酮酸激酶缺陷。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陷会导致红细胞代谢障碍,并使其寿命缩短而被破坏。
- 红细胞葡萄糖磷酸异构酶
- 红细胞酶在调节红细胞代谢中起重要作用。酶缺乏导致能量供应减少,红细胞寿命缩短引起溶血性贫血。大多数酶缺乏疾病不是酶蛋白含量缺乏,而是酶蛋白缺陷(酶病)所致。酶失活等功能性改变,可迅速引起等量的酶活性降低或缺乏。大多数酶病为遗传性疾病。获得性酶缺乏是非特异性的,伴发于大多数血液病。
- 红细胞染色质小体
- 该细胞中含有紫红色圆形小体,大小不等,数量不一。此小体可能是幼红细胞在核分裂过程中出现的一种异常染色质,或是核染色质的残留部分。常见于溶血性贫血、巨幼红细胞性贫血、脾切除术后、红白血病或其他增生性贫血。
- 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
- 本试验测定红细胞对各种浓度低渗溶液的抵抗力。在低渗盐水中,水分透过细胞膜,使红细胞逐渐胀大破坏。红细胞的渗透性主要取决于红细胞的表面积与体积之比。表面积大而体积小者对渗盐溶液的抵抗力较大,反之则抵抗力较小(脆性增加)。球形红细胞表面积/体积比值减少,对低渗溶液特别敏感,脆性显著增加。
- 红细胞寿命
- 红细胞的寿命是100~130天,平均125天左右,此外应用51铬标记红细胞在循环血液中减少50%,即T50半衰期作为临床指标,此法较简便,正常人为25~40天,20天以下为缩短,17天以下为明显缩短,溶血性贫血患者红细胞寿命明显缩短,如镰状红细胞性贫血缩短至5~15天,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PNH)缩短至10天左右。
- 红细胞体积指数
- 红细胞平均指数(值)是根据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Hct计算平均红细胞体积(meancorpuscularvolume,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eancorpuscularhemoglobin,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eancorpuscularhemoglobinconcentration,MCHC)。
- 红细胞烯醇化酶
- 红细胞烯醇化酶(EC)是细胞溶酶体中的一种裂合酶,烯醇化酶(enolase)总活性升高往往与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活性升高相一致,多见于小细胞肺癌,神经母细胞瘤等患者。
- 红细胞腺苷酸激酶
- 红细胞腺苷酸激酶是红细胞溶酶体中的一种转移酶,主要参与核酸及脂类代谢。测定ADK对于揭示人类的某些疾病具有重要意义。如丙酮酸激酶(pyruvatekinase,PK)缺乏症,是发生频率仅次于G-6-PD缺乏症的一种红细胞酶病。现已证实PK缺乏症是由PK基因异常所致,主要是PK基因点突变,小部分患者表现为缺失或插入。ATP缺乏是PK缺乏症导致溶血的因素。PK活性测定是诊断本病的主要手段。本病尚无特异性治疗方法。
- 红细胞血清总胆红素
- 红细胞血清总胆红素是血红蛋白、肌红蛋白等含铁卟啉化合物在体内的代谢产物。血清中胆红素即未结合胆红素和结合胆红素。当肝细胞损伤、胆管阻塞、红细胞破坏增加或寿命缩短时,胆红素代谢常发生异常,临床上即出现黄疸。胆红素代谢检查主要用于了解有无黄疸、程度,并鉴定其类型。
- 红细胞压积(HCT)
- 红细胞压积(HCT)又称红细胞比积、红细胞比容,是指一定容积(L)全血中红细胞所占的体积比例。它的多少主要与红细胞数量及其大小有关。
- 红细胞乙酰胆碱脂酶
- 红细胞乙酰胆碱脂酶(CHE)是细胞溶解酶体中的一种水解酶类。胆碱酯酶分为真性胆碱酯酶(红细胞胆碱酯酶)与假性胆碱酯酶(血浆胆碱酯酶),前者来源于神经细胞与骨髓红细胞系,储存在神经细胞、神经肌肉接头及红细胞中,它分解乙酰胆碱,占全血胆碱酯酶60%;红细胞的乙酰胆碱酯酶是有机磷中毒患者突触功能和阿托品需求量的很好标志物。而且还可预测疾病严重程度。当红细胞胆碱酯酶活性达到30%时,肌肉可以正常工作,无需阿托品治疗。当红细胞胆碱酯酶活性不到10%,则出现肌肉功能失调和需要大剂量的阿托品治疗。
- 红细胞直径(MCD)
- 红细胞直径是指红细胞的直径。红细胞体积很小,直径只有7~8μm,形如圆盘,中间下凹,边缘较厚。它具有弹性和可塑性,在通过直径比它还小的毛细血管时,可以改变形状,通过后仍恢复原形。
- 缓冲碱(BB)
- 缓冲碱(BB)是血液中具有缓冲作用的碱之总和,包括HCO3-、HPO4-、血红蛋白、血浆蛋白。BB能反映机体对酸碱平衡紊乱时总的缓冲能力,它不受呼吸因素和二氧化碳改变的影响。
- 黄疸检查
- 黄疸检查是新生儿出生后出现的生理性黄疸的检查,生理性黄疸是新生儿出生24小时后血清胆红素由出生时的17~51μmol/L(1~3mg/dl)逐步上升到86μmol/L(5mg/dl)或以上,临床上出现黄疸而无其它症状,1~2周内消退。生理性黄疸的血清胆红互足月儿不超过204μmol/L(12mg/dl),早产儿不超过255μmol/L(15mg/dl)。但个别早产儿血清胆红素不到204μmol/L(12mg/dl)也可发生胆红素脑病,对生理性黄疸应有警惕,以防对病理性黄疸的误诊或漏诊。
-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
-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是内源性凝血系统的一个较为敏感的筛选试验。
相关医生
相关医院
-
- 北京协和医院
- 地址:(东单院区)北京市东城区帅府园一号,100730;(西单院区)北京市西城区大木仓胡同41号,100032
北京协和医院是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现代化综合三级甲等医院,是国家卫生健康委指定的全国疑难重症诊治指导中心,最早承
-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国学巷37号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在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成都市锦江万里桥头的华西坝,有一座闻名遐迩的医学城,她就是四川大学华
-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28号院
一、历史沿革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前身是中国协和医学院第二临床学院,1953年10月,总后方勤务部卫生部决定将“中
-
-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 地址:上海市徐汇区枫林路180号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是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委属事业单位,是复旦大学附属综合性教学医院。医院开业于1937年,是中国人创建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