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学检查
- 物理检测
- 一般检查
- 十二烷基硫酸钠Hb测定法
- Hb测定大致分为:①根据Hb分子组成,测定总Hb法(全血铁法);②根据血液物理特性测Hb(比重法、折射仪法);③根据Hb与O2可逆性结合的特性测Hb(血气分折法);④根据Hb衍生物光谱特点进行的定量测定等4大类,其中有些方法简单易行,而得到长期广泛应用(如沙利法),但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研究的深入,缺点日渐显著,逐渐被淘汰。为统一Hb测定方法,1966年国际血液学标准化委员会推荐氰化高铁Hb测定法作为Hb测定标准法。1978年国际临床化学联合会和世界病理学会联合发表的国际性文件中重申了HiCN法。
- 实际碳酸氢盐(AB)
- 实际碳酸氢盐指未经气体平衡处理的人体血浆(即隔绝空气的血液标本)中的碳酸氢根的真实含量,它是反映酸碱平衡代谢因素的指标;实际碳酸氢盐与标准碳酸氢盐相比,它受机体代谢和呼吸性因素的影响。
- 释放抗体试验
- 释放抗体试验是主要针对“O”型母亲,“A”或“B”型的新生儿黄疸病因的检测,判断婴儿是否患有ABO血型系统免疫溶血性疾病。
- 嗜碱性点彩红细胞
- 点彩红细胞,是一种较幼稚的红细胞。细胞内除含血红蛋白外,还含有嗜碱性物质,经碱性染料染色后形成大量蓝色小颗粒,称为点彩红细胞。与网织红细胞不同,点彩红细胞用干燥血膜染色显示,因为点彩是在细胞干燥过程中形成的。
- 嗜碱性粒细胞计数(B)
- 临床上嗜碱性粒细胞计数,常用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与类白血病反应的鉴别和观察变态反应。
- 嗜酸性粒细胞数
- 血中嗜酸性粒细胞也来源于多能干细胞,在细胞的前体(precursors)阶段已能与其他髓系细胞区别,体外培养可分离出嗜酸性粒细胞祖细胞(eosinophilcommittedcell)。血中嗜酸性粒细胞量在昼夜有明显变化,清晨较低,夜间较高。其周期变化与血中肾上腺皮质的糖皮质激素呈负相关,糖皮质激素升高,嗜酸性粒细胞减少;反之,嗜酸性粒细胞则升高。嗜酸性粒细胞的胞质内含有嗜酸性颗粒,早期嗜酸性粒细胞所含的颗粒较大,后期细胞所含的颗粒较小。
- 嗜异性凝集试验
- 嗜异性凝集试验:用于诊断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试验。即用豚鼠肾脏吸附待测血清,清除其中抗嗜异性抗原的抗体,通过观察羊红细胞凝集程度而测定血清中嗜异性抗体滴度。主要用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辅助诊断。
- 嗜中性分叶核粒细胞数
- 如比值减小(表示分叶核粒细胞增多)或分叶在5叶以上的粒细胞超过0.03时,称为核右移。
- 嗜中性杆状粒细胞数
- 正常人外周血中中性粒细胞的分叶以3叶居多,杆状核细胞较少(0.01~0.05),杆状核与分叶核之间的正常比值为1∶13。如比值增大(即杆状核粒细胞增多),或者出现杆状核以前更幼稚阶段的粒细胞称为核左移。如比值减小(表示分叶核粒细胞增多)或分叶在5叶以上的粒细胞超过0.03时,称为核右移。
- 嗜中性粒细胞核鼓槌小体
- 鼓槌小体,在成熟中性粒细胞(杆状或分叶)核之一端(或其他部位),可见有一直径2~4μm向外伸出之突起,其头部(顶端)椭圆或更似鼓锤状,故而得名。一个细胞中通常含有一个,有时含有两个,染色与胞核一致。有人以此来鉴别男性与女性。正常成人,中性粒细胞含性染色体者,女性占5%左右,男性一般在1%以下。肿瘤或放射病患者,这种小体增多,且无性别差异。
- 束臂试验
- 束臂试验是当毛细血管壁的结构和功能、血小板数量和质量存在缺陷,或体内维生素C及P缺乏,或血管受到理化、微生物因素损害时,毛细血管壁的完整性将受到破坏,其脆性和通透性增加,新出血点增加,因而出现束臂试验阳性。
- 双氢睾酮
- 双氢睾酮(dihydrotestosterone,DHT)可由睾丸直接产生,也可以由周围组织将雄激素和雌激素作为前体物质转化而来。睾酮可在5α-还原酶的作用下转变为DHT,DHT的生物活性为T的2~3倍。DHT可促进外生殖器和前列腺的正常发育,促进精子在副睾中的成熟,并有利于第二性征的出现和维持。DHT与细胞浆内特异性蛋白结合,形成DHT-受体复合物向细胞核移动,在那里产生结构上的变化后与核染色质结合,产生雄性生理作用。DHT的代谢主要通过β-酮类固醇脱氢酶还原成3α-雄烷二醇,再与葡萄糖苷酸结合形成雄烷二醇葡萄糖苷酸,由尿中排出体外。
- 水溶性维生素
- 水溶性维生素能在水中溶解的一组维生素。包括复合维生素B以及一些其他维生素(如维生素C和维生素P)。大多数都能作为辅酶的组成部分发挥作用。
- 酸化甘油溶血试验
- 酸化甘油溶血试验是检查当红细胞在甘油存在于低渗溶液氯化钠磷酸缓冲液时,红细胞悬液的吸光度降至50%的时间(AGLT50)的时间。
- 酸碱度(pH)值测定
- 血液酸碱度即氢离子浓度的负对数。通常取动脉血在不接触空气条件下测得的。其对生命活动有着重大的影响,凡细胞内生化变化的进行,生长与分配,以及细菌、病毒的生长,伤口愈合,细胞与细胞间的黏附等,均受血液酸碱度的影响。人体血液酸碱度比较恒定。当血液pH低于6.9或超过7.7时,就会发生生命危险。
相关医生
相关医院
-
- 北京协和医院
- 地址:(东单院区)北京市东城区帅府园一号,100730;(西单院区)北京市西城区大木仓胡同41号,100032
北京协和医院是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现代化综合三级甲等医院,是国家卫生健康委指定的全国疑难重症诊治指导中心,最早承
-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国学巷37号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在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成都市锦江万里桥头的华西坝,有一座闻名遐迩的医学城,她就是四川大学华
-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28号院
一、历史沿革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前身是中国协和医学院第二临床学院,1953年10月,总后方勤务部卫生部决定将“中
-
-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 地址:上海市徐汇区枫林路180号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是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委属事业单位,是复旦大学附属综合性教学医院。医院开业于1937年,是中国人创建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