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学检查
- 物理检测
- 一般检查
- 脏器声学造影
- 声学造影也叫超声造影,是经静脉注射超声造影剂进入人体,其主要优势在于能清晰显示组织的微循环血流灌注。基于此特点,超声诊断医生根据良恶性肿瘤血流灌注的差异对肿瘤的良恶性做出更准确的鉴别诊断,同时也极大地提高了早期肿瘤以及恶性肿瘤卫星病灶的检出率。它的应用是目前国际最先进的医学影像技术之一,是超声成像的一次革命性进步。它具有实时动态观察、分辩率高、无创、无X线辐射、重复性好等其他影像医学成像技术无法比拟的独特优势。
- 肿瘤声学造影
- 肿瘤声学造影又称超声造影,是利用造影剂使后散射回声增强,明显提高超声诊断的分辨力、敏感性和特异性的技术。随着仪器性能的改进和新型声学造影剂的出现超声造影已能有效的增强心肌、肝、肾、脑等实质性器官的二维超声影像和血流多普勒信号,反映和观察正常组织和病变组织的血流灌注情况,已成为超声诊断的一个十分重要和很有前途的发展方向。
- 超声诊断
- 超声诊断(ultrasonicdiagnosis)是将超声检测技术应用于人体,通过测量了解生理或组织结构的数据和形态,发现疾病,作出提示的一种诊断方法。超声诊断是一种无创、无痛、方便、直观的有效检查手段,尤其是B超,应用广泛,影响很大,与X射线、CT、磁共振成像并称为4大医学影像技术。
- 99Tcm-DTPA肺上皮细胞通透性测定
- 99Tcm-DTPA肺上皮细胞通透性测定是用于了解肺泡上皮细胞和毛细血管内皮的通透能力。
- ECT检查
- ECT检查专案很多,几乎遍及人体所有器官和组织。适于疾病的早期诊断和疗效观察。
- SPECT显像
- SPECT是借助于单光子核素标记药物来实现体内功能和代谢显像的仪器,它是核医学影像的基本仪器之一,目前已经装备到大部分的地市级医院,在疾病的影像诊断中起重要作用。它的特点是能够反映组织器官的血流灌注和物质代谢方面的信息,同时所使用的核素半衰期较长,易于制备和运输,所以使用成本低,便于推广。但由于分辨率的限制,无法清晰地显示解剖结构,造成病灶的定位困难。目前SPECT/CT融合机型已经产生,能够将SPECT的功能图像与诊断CT的图像精确地融合起来,弥补了SPECT在解剖定位和分辨率方面的不足,具有很大应用前景。
- SST受体显像
- SST受体显像:常用的显像剂为111In或99mTc标记的奥曲肽(octreotide)。肿瘤SST受体显像对许多神经内分泌及非神经内分泌肿瘤均有着较高的灵敏度,是目前胃泌素瘤、胰岛素瘤、胰高血糖素瘤等肿瘤术前定位的首选方法。SST受体显像不仅用于肿瘤的定位诊断、分期与预后评价,而且在肿瘤导向手术及奥曲肽治疗疗效评估中也具有重要价值。
- 侧卧位肺灌注显像
- 侧卧位肺灌注显像定量分析法是一种评价肺动脉压力的方法。
- 超级影像
- “超级影像”是骨转移影像的一种特殊形式。放射性核素全身骨显像是在骨代谢的水平上进行显像,所以成为诊断恶性肿瘤骨转移首选的影像学方法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超级影像”的出现主要是由于全身弥漫性骨转移致成骨代谢异常活跃,典型的影像表现为:1.全身骨骼的核医学影像异常细腻、清晰;2.且以脊柱为中心双侧基本对称;3.双侧肾脏基本不显影。这种影像的出现提示全身广泛性骨转移。病人临床表现危重,一旦误诊,对临床处理影响严重。
- 动态显像
- 动态显像:指对某器官的某一观察面进行连续分时采集,获得不同时间的动态平面图像,这些图像可以提供不同时间的感兴趣区(ROI)信息,还可以电影显示靶器官活动情况。由于引入了“时间-放射活性曲线”的,概念非常适用于脏器功能判断。如:甲状腺、脑、心、肝、肾、胃排空、骨摄取、肝胆等的功能指标。
- 断层显像
- 断层显像:最适用于大器官显像,如:脑、心、肺、肝等,分析占位性病变、供血情况、脏器容积测量等。脑血流灌注断层显像诊断脑缺血性疾病和癫痫具有独特的优越性;心肌血流灌注断层显像诊断“冠心病”,心肌梗塞及预后判断等,是最接近于导管检查效果的一种无创性检查方法。
- 放射免疫显象
- 放射免疫显像(radioimmunoimaging,RII)是将针对肿瘤相关抗原的特异性抗体用放射性核素标记后注入人体,随血液流达肿瘤组织,与肿瘤的相关抗原结合,从而使肿瘤组织局部放射性浓聚超过正常组织,然后用体外显像技术获得肿瘤的阳性显像图。放射性核素标记的抗肿瘤及其相关抗原的抗体,用作生物导弹,为肿瘤阳性显象剂,称为肿瘤免疫显象诊断技术。是近年来对卵巢癌进行定位诊断的新技术。
- 放射性核素肾图
- 将肾放射性药物静脉注入后,用γ闪烁探测器在肾区连续测量,得到放射性药物在肾内浓集和排出的曲线,这条曲线称为放射性核素肾图。可用两台探测器分别对准左右肾区,同时得到两个肾图。由肾图可判断肾血流量、肾功能等。是一种简便、安全、敏感、迅速的分肾功能测定方法,有助于肾血管性高血压的诊断,目前已广泛应用。不用输尿管插管就能反映两侧肾功能,但病因诊断缺乏特异性。
- 肺功能检查
- 肺功能检查是是呼吸系统疾病的必要检查之一,对于早期检出肺、气道病变,评估疾病的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评定药物或其它治疗方法的疗效,鉴别呼吸困难的原因,诊断病变部位、评估肺功能对手术的耐受力或劳动强度耐受力及对危重病人的监护等方面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肺灌注显像
- 肺灌注显像剂为99mTc标记的大聚合人血清蛋白颗粒(99mTc-MAA)或99mTc标记的微球,其直径约10~30μm,一次用量0.5~1.5mg,约合10~30万颗粒。当试剂注入静脉后,随血液进入右心,在右心内与血液充分混匀,然后经肺动脉随血流灌注入肺内血管床,较大的颗粒可暂时栓塞肺毛细血管前血管,较小者栓塞肺毛细血管。(99mTc-MAA)栓塞肺内各部位血管床的量与该局部的血流灌注量成正比,因此用扫描机或γ照相机所摄得的(99mTc-MAA)栓塞于肺内的放射性分布影像,即为肺内血流灌注的影像,放射性较高处示该局部血流灌注较好,较低处示该处血流灌注较差。如某部位放射性缺如,则示该处无血流灌注,说明灌注该处的血管原来已有阻塞或闭塞。正常人肺内放射性分布基本均匀,由于血流量和(99mTc-MAA)受重力影响,坐位注射时肺尖放射性稍低,仰卧位注射时,背侧肺内放射性稍高。一次显像,被阻塞的血管数只占肺毛细血管前血管和毛细血管总数的万分之几和百万分之几,故不致引起明显的血液动力学改变和肺功能变化。
相关医生
相关医院
-
- 北京协和医院
- 地址:(东单院区)北京市东城区帅府园一号,100730;(西单院区)北京市西城区大木仓胡同41号,100032
北京协和医院是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现代化综合三级甲等医院,是国家卫生健康委指定的全国疑难重症诊治指导中心,最早承
-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国学巷37号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在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成都市锦江万里桥头的华西坝,有一座闻名遐迩的医学城,她就是四川大学华
-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28号院
一、历史沿革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前身是中国协和医学院第二临床学院,1953年10月,总后方勤务部卫生部决定将“中
-
-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 地址:上海市徐汇区枫林路180号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是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委属事业单位,是复旦大学附属综合性教学医院。医院开业于1937年,是中国人创建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