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風是嘌呤代謝紊亂和(或)尿酸排泄障礙所致的一組異質性疾病,常見症狀主要是關節紅腫疼痛、痛風石等,若引發腎臟病變,可能會引起夜尿增多、血尿等其他症狀。
1.關節紅腫疼痛
痛風患者體內尿酸水平波動,導致尿酸結晶析出沉積於關節。尿酸鹽的結晶顆粒容易激活體內的炎性細胞,釋放出炎症因子。釋放出的炎症因子可以導致疼痛、局部皮膚髮紅、組織水腫。
患者可通過冷敷、熱敷等理療方法消腫,還可遵醫囑使用雙氯芬酸鈉、塞來昔布等藥物抗炎止痛。
2.痛風石
痛風石是痛風的特徵性臨牀表現,典型部位在耳廓,其外觀爲隆起的黃白色贅生物。出現痛風石是因爲尿酸升高析出結晶沉積於關節,尿酸鹽結晶對人體而言屬於異物,機體啓動防禦機制被上皮細胞、單核細胞、巨噬細胞等包圍形成異物結節。
對於痛風石較多,影響到關節正常活動時,可選擇進行痛風石剔除手術,對殘毀關節進行矯形手術。
3.其他症狀
痛風患者長期嘌呤代謝活躍,嘌呤攝入過多,或尿酸排泄障礙,均可導致高尿酸血癥,而高尿酸血癥亦可累及腎臟,引發腎臟病變。其中痛風性腎病可表現爲夜尿增多、低比重尿、輕度血尿等;尿酸性腎石病可有腎絞痛、血尿等症狀。
患者可遵醫囑使用非布司他、別嘌呤醇等藥物抑制尿酸合成,以及使用丙磺舒、苯溴馬隆等藥物,促進尿酸從腎臟排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