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利尿激素是由下丘腦神經元分泌垂體後葉釋放的肽類激素,可以根據指標的變化情況判斷身體是否存在病變。
抗利尿激素的正常範圍是1.4~5.6pmol/L,抗利尿激素主要促進腎臟集合管對水的重吸收,達到抗利尿的作用。如果指標出現升高的趨勢,可能與身體脫水、腎性尿崩症、低鈉血癥等原因有關,可能會出現多尿、飲水較多、頭痛等異常的情況。
需要及時到正規的醫院接受CT掃描檢查、血常規檢查、尿常規檢查進行診斷,明確身體的病變。如果抗利尿激素水平出現下降的趨勢,可能是日常生活中飲水比較多引起的,也有可能是妊娠期導致的,這是正常的生理現象。如果身體刺激程度持續加重,也不排除是中樞性尿崩症等原因引起的。
患者出現身體異常的情況,需要根據病因接受有效的治療,防止抗利尿激素的水平持續波動。平時需要注意飲食營養健康,多喫清淡的食物,避免影響身體的代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