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經期少量出血又不痛,可能是藥物刺激、排卵期出血、細菌性陰道炎、盆腔炎等原因引起的,需要在明確病因後接受有效的治療。
1.藥物刺激
如果女性經常服用避孕藥,用藥期間子宮內膜受到雌孕激素的支撐,不會發生脫落出血。在停止用藥後,子宮內膜失去支撐會發生脫落出血,是正常的生理現象,一般不需要接受治療,但是避免經常服用避孕藥物。
2.排卵期出血
排卵後黃體功能不足、孕激素水平下降,可能會導致子宮內膜部分脫落,不需要接受治療,可以關注出血的恢復情況。
3.細菌性陰道炎
如果不注意做好陰道部位的護理,可能會導致局部受到細菌感染,誘發細菌性陰道炎,出現陰道出血、陰道分泌物增多等症狀。可以遵醫囑使用甲硝唑片、甲硝唑栓、替硝唑栓等藥物治療。
4.盆腔炎
如果細菌感染的程度持續加重,可能會影響到盆腔部位,發盆腔炎後,可能會伴隨月經週期延長、經量增多等症狀。可以遵醫囑服用鹽酸左氧氟沙星膠囊、阿莫西林膠囊、阿奇黴素片等藥物治療,達到消炎殺菌的作用。
除此之外,還有可能與子宮內膜息肉、子宮肌瘤等原因有關,如果治療不及時,可能會導致身體疼痛,需要及時就醫接受宮腔鏡下子宮內膜息肉切除術、子宮肌瘤切除術等手術改善症狀。平時需要多注意休息,不要經常做劇烈運動。如果症狀持續加重,及時就醫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