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斷自己是否痛風主要可通過症狀、是否有誘發因素來判斷,如無法自行判斷,還可就醫,由醫生通過實驗室檢查、影像學檢查等方式來判斷是否有痛風。
1.症狀
痛風急性發作時常累及單一關節,以第一蹠趾關節最常見,其他常見受累部位爲足背、踝、足跟、腕、指、趾和肘關節。多於夜間突然疾病,症狀在數小時內達到高峯,受累關節紅、腫、熱、痛和功能障礙,可伴有發熱。痛風患者還可能會在關節或關節附近出現痛風石。如有上述症狀,可能是有痛風。
2.是否有誘發因素
痛風發作有時可有誘發因素,如進食高嘌呤食物、喝酒、疲勞、運動損傷等。如果在發病前有上述誘因,則考慮爲痛風。
3.實驗室檢查
如自身無法判斷是否痛風,可就醫進行實驗室檢查。通常可抽血來進行空腹血尿酸水平測定,如測定結果爲血尿酸超過正常值,則表示有高尿酸血癥,發生痛風的可能性高。此外,還可進行關節液內容物檢查,如果在顯微鏡下觀察到有針形尿酸鹽結晶,可以確診患有痛風。
4.影像學檢查
還可進行X線、超聲、CT等檢查,觀察局部骨關節是否有損傷或者痛風石形成,如果有尿酸鹽結晶或者痛風石形成,則存在痛風的可能性偏大。
痛風病屬於慢性代謝疾病,會直接影響到患者的生活和健康。如明確痛風診斷,患者要根據醫生的建議,積極配合治療,並注意調整生活習慣,以維護身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