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血液科>> 正文

血小板高的原因及後果有哪些

發布於 22225次瀏覽

血小板高的原因主要包括妊娠、脾切除手術、原發性血小板增多症、動脈粥樣硬化等,後果主要有血液黏稠、引發血栓、引發骨髓增生、導致出血等,需要時刻注意身體的變化情況,並且採取針對性的治療措施。

一、原因

1.妊娠

妊娠期間的女性,由於體內的激素水平變化較大,檢查時會發現血小板的含量偏高,如果沒有伴隨其他明顯的不適症狀,一般不需要過於擔心,也不需要進行特殊處理。

2.脾臟切除手術

屬於人體的常見器官,如果脾臟出現了腫大的情況,需要通過手術切除的方式進行治療,但是切除後容易導致血小板偏高。

3.原發性血小板增多症

屬於一種家族遺傳性疾病,有家族病史的人羣,其後代的發病幾率可能會更高,主要表現爲血小板數量增多、出血,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合理使用華法林鈉片、阿司匹林腸溶膠囊、硫酸氫氯吡格雷片等藥物進行治療,能促進血液的循環。

4.動脈粥樣硬化

屬於一種比較常見的血管疾病,考慮跟動脈血管出現了硬化的情況有關,容易出現頭暈噁心、渾身無力的症狀,甚至會影響正常的代謝。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合理使用阿託伐他汀鈣片、瑞舒伐他汀鈣片、辛伐他汀片等藥物進行治療,能夠促進血液的循環。

二、後果

1.血液黏稠

血小板偏高如果得不到控制,可能會導致血液的黏稠度過高,容易影響血液循環。

2.引發血栓

有些病情嚴重的患者,可能會導致肢體循環障礙,可能會增加腦血栓、下肢靜脈血栓的發病率。

3.引發骨髓增生

如果得不到及時有效的治療,可能會出現骨髓增生的情況,也有可能會導致血小板異常。

4.導致出血

如果不及時處理,容易增加出血的風險,也有可能會影響正常的代謝。

除此之外,血小板高還有可能是肺栓塞等原因所致,如果不及時治療,可能會影響正常的呼吸,患者可以遵醫囑使用注射用尿激酶、注射用重組鏈激酶、注射用阿替普酶等藥物進行治療,能夠使疾病得到緩解,以免給身體帶來不必要的損傷。

最新問答

真紅病中藥有望治癒嗎

真紅病,又稱爲真性紅細胞增多症,是一種罕見的血液疾病。目前,真紅病的治療主要依賴於藥物治療、放血治療和骨髓移植等方法。中藥治療真紅病的研究正在不斷發展,一些中藥成分被認爲具有調節血液粘稠度、改善微循環和降低血栓形成風險的作用。然而,要完全治癒真紅病,還需要更多的臨牀研究和科學證據來支持。雖然中藥治療可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症狀和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但目前還不能確定中藥能否完全治癒真紅病。患者應在醫生的指導下,結合自身情況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法。

楊凌志 楊凌志 副主任醫師

輸血前如何檢查

輸血前檢查主要包括血型鑑定、交叉配血試驗、傳染病篩查、血紅蛋白測定和凝血功能檢查。血型鑑定是確定受血者和供血者血型的重要實驗,以避免發生血型不合的輸血反應。交叉配血試驗可以評估受血者的血清中是否存在與供血者紅細胞不相容的抗體。傳染病篩查則能確保輸血時不會傳播傳染病。血紅蛋白測定和凝血功能檢查則分別評估受血者的貧血程度和凝血功能是否正常。

楊凌志 楊凌志 副主任醫師

蠶豆病是母親遺傳的還是父親遺傳的

蠶豆病,又稱爲葡萄糖-6-磷酸脫氫酶缺乏症(G6PD缺乏症),是一種常見的遺傳性酶缺陷病。這種病的遺傳方式是X染色體隱性遺傳。由於男性只有一個X染色體,而女性有兩個X染色體,所以男性更容易表現出這種病的症狀。如果一個女性攜帶有這種基因,她可能不會表現出症狀,但她的兒子有50%的幾率患上這種病。因此,我們可以認爲蠶豆病主要是通過母親遺傳給兒子的。然而,這並不意味着父親沒有影響,因爲如果他是攜帶者,他的女兒可能會成爲無症狀的攜帶者。總的來說,蠶豆病的遺傳方式是複雜的,涉及到多種因素。

楊凌志 楊凌志 副主任醫師

肌紅蛋白偏低說明什麼

肌紅蛋白偏低通常意味着肌肉組織中的氧氣供應不足,可能是由於多種原因導致的。首先,它可能是由於貧血引起的,因爲肌紅蛋白是一種攜帶氧氣的蛋白質,當血液中的紅細胞數量減少時,肌紅蛋白的濃度也會降低。其次,肌紅蛋白偏低也可能與營養不良有關,特別是缺乏鐵、維生素B12或葉酸等營養素。此外,某些疾病,如心臟病、肺部疾病或肌肉疾病,也可能影響肌紅蛋白的水平。因此,如果檢測到肌紅蛋白偏低,應該進一步檢查以確定具體原因,並採取相應的治療措施。

楊凌志 楊凌志 副主任醫師

貧血會影響懷孕嗎

貧血是否會影響受孕,主要取決於貧血的嚴重程度。輕度貧血一般不會影響受孕,但重度貧血可能會影響受孕。因爲重度貧血可能會引起內分泌系統的紊亂,從而導致受孕困難。即使受孕成功,重度貧血也可能導致胎兒出現異常,如發育遲緩、缺血缺氧,甚至早產或流產。因此,出現嚴重貧血後應及時就醫,尋找貧血原因並進行鍼對性治療。

楊凌志 楊凌志 副主任醫師

熱門文章

權威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