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常規單核細胞增多常見於某些感染,如傷寒、結核、瘧疾等。急性傳染病或急性感染恢復期。某些血液病,如單核細胞白血病、淋巴瘤、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徵等。
血常規檢查的作用
1、判斷是否有其他細菌感染。如果乙肝患者爲外周血白細胞總數及中性粒細胞升高,應注意是否合併細菌感染。
2、判斷有無脾功能亢進。重度乙肝、肝硬化患者通常存在脾功能亢進症,如果HBV感染者外周血白細胞總數和血小板明顯降低,應考慮存在脾功能亢進症,應注意檢查是否存在肝硬化。
3、判斷是否需要抗病毒治療。目前的抗病毒藥物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骨髓抑制作用,其中干擾素對骨髓的抑制作用尤爲明顯,因此在進行抗病毒治療前及抗病毒治療中,應定期檢查血常規。
一般來說,當外周血白細胞總數<2.5*10的9次方/L、血小板<5*10的9次方/L時,不要選用或停用干擾素,可選用核苷(酸)類似物(如拉米夫定、阿德福韋酯、恩替卡韋、替比夫定等)進行抗病毒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