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血液科>> 正文

兒童白血病的5個表現

發布於 15245次瀏覽

兒童白血病的5個表現的說法是不嚴謹的。兒童白血病的症狀可按急慢性區分,急性白血病主要有發熱、貧血、出血等臨牀表現;慢性白血病中的慢性粒細胞白血病可有乏力、體重減輕、巨脾等表現,幼年型粒單細胞白血病常見有發熱、不適、咳嗽、腹脹症狀。

一、臨牀表現

1.急性白血病

多數患兒起病時有發熱,熱型不定,可低熱、不規則發熱、持續高熱或弛張熱,一般不伴寒戰。由於骨髓造血幹細胞受到抑制,還可導致蒼白、虛弱無力、活動後氣促等貧血症狀。還有皮膚和黏膜出血,表現爲紫癜、瘀斑、鼻出血、齒齦出血,消化道出血和血尿。

2.慢性粒細胞白血病

發病緩慢,開始時症狀較輕,表現爲乏力、體重減輕、夜間盜汗、骨關節疼痛、左上腹飽滿不適。絕大多數患兒可有巨脾、肝臟腫大、淋巴結輕度腫大、視神經乳頭水腫等,但有些年幼兒的肝脾可在正常範圍。

3.幼年型粒單細胞白血病

起病可急或緩,常以呼吸道症狀爲主訴。最常見的表現是發熱、不適、咳嗽、腹脹。扁桃體炎、支氣管炎、肺部感染常見,但這些不是特異表現。最主要的是骨髓增殖性疾病的表現,肝、脾、淋巴結腫大。

二、治療方法

1.急性白血病

治療主要是以化療爲主的綜合療法,目的是殺滅白血病細胞,解除白血病細胞浸潤引起的症狀。有發熱、出血時應臥牀休息;明顯貧血者可輸紅細胞。

2.慢性粒細胞白血病

目前臨牀上最常用的針對BCR-ABL酪氨酸激酶小分子抑制劑(TKI)有伊馬替尼、尼洛替尼、達沙替尼等。

3.幼年型粒單細胞白血病

化療效果不佳,造血幹細胞移植是目前唯一明確能改善幼年型粒單細胞白血病預後的治療方法。

最新問答

真紅病中藥有望治癒嗎

真紅病,又稱爲真性紅細胞增多症,是一種罕見的血液疾病。目前,真紅病的治療主要依賴於藥物治療、放血治療和骨髓移植等方法。中藥治療真紅病的研究正在不斷發展,一些中藥成分被認爲具有調節血液粘稠度、改善微循環和降低血栓形成風險的作用。然而,要完全治癒真紅病,還需要更多的臨牀研究和科學證據來支持。雖然中藥治療可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症狀和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但目前還不能確定中藥能否完全治癒真紅病。患者應在醫生的指導下,結合自身情況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法。

楊凌志 楊凌志 副主任醫師

輸血前如何檢查

輸血前檢查主要包括血型鑑定、交叉配血試驗、傳染病篩查、血紅蛋白測定和凝血功能檢查。血型鑑定是確定受血者和供血者血型的重要實驗,以避免發生血型不合的輸血反應。交叉配血試驗可以評估受血者的血清中是否存在與供血者紅細胞不相容的抗體。傳染病篩查則能確保輸血時不會傳播傳染病。血紅蛋白測定和凝血功能檢查則分別評估受血者的貧血程度和凝血功能是否正常。

楊凌志 楊凌志 副主任醫師

蠶豆病是母親遺傳的還是父親遺傳的

蠶豆病,又稱爲葡萄糖-6-磷酸脫氫酶缺乏症(G6PD缺乏症),是一種常見的遺傳性酶缺陷病。這種病的遺傳方式是X染色體隱性遺傳。由於男性只有一個X染色體,而女性有兩個X染色體,所以男性更容易表現出這種病的症狀。如果一個女性攜帶有這種基因,她可能不會表現出症狀,但她的兒子有50%的幾率患上這種病。因此,我們可以認爲蠶豆病主要是通過母親遺傳給兒子的。然而,這並不意味着父親沒有影響,因爲如果他是攜帶者,他的女兒可能會成爲無症狀的攜帶者。總的來說,蠶豆病的遺傳方式是複雜的,涉及到多種因素。

楊凌志 楊凌志 副主任醫師

肌紅蛋白偏低說明什麼

肌紅蛋白偏低通常意味着肌肉組織中的氧氣供應不足,可能是由於多種原因導致的。首先,它可能是由於貧血引起的,因爲肌紅蛋白是一種攜帶氧氣的蛋白質,當血液中的紅細胞數量減少時,肌紅蛋白的濃度也會降低。其次,肌紅蛋白偏低也可能與營養不良有關,特別是缺乏鐵、維生素B12或葉酸等營養素。此外,某些疾病,如心臟病、肺部疾病或肌肉疾病,也可能影響肌紅蛋白的水平。因此,如果檢測到肌紅蛋白偏低,應該進一步檢查以確定具體原因,並採取相應的治療措施。

楊凌志 楊凌志 副主任醫師

貧血會影響懷孕嗎

貧血是否會影響受孕,主要取決於貧血的嚴重程度。輕度貧血一般不會影響受孕,但重度貧血可能會影響受孕。因爲重度貧血可能會引起內分泌系統的紊亂,從而導致受孕困難。即使受孕成功,重度貧血也可能導致胎兒出現異常,如發育遲緩、缺血缺氧,甚至早產或流產。因此,出現嚴重貧血後應及時就醫,尋找貧血原因並進行鍼對性治療。

楊凌志 楊凌志 副主任醫師

熱門文章

權威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