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燒指發熱,持續發熱38.5℃,一般24小時內會有危險。需要結合患者的具體情況判斷,建議及時到醫院就診,在醫生指導下進行治療,避免延誤病情,導致不良後果的發生。
發熱屬於人體的一種自我保護機制,可以清除體內的部分炎症因子,也有助於提高身體的新陳代謝。如果出現發熱38.5℃的情況,會導致患者身上的血管擴張,也有可能會影響體溫調節中樞,容易出現頭暈、頭痛、身體乏力等症狀,甚至會出現抽搐、痙攣的情況。通常來說,引起病理性發熱的原因較多,例如病毒感染、着涼等。
需要注意的是,38.5℃在臨牀上一般指中度發熱,對於人體的損害程度沒有高熱的影響大。所以爲了避免患者發熱的溫度繼續上升,對身體造成損害,建議患者立即前往醫院進行治療,在醫生的指導下通過布洛芬片、對乙酰氨基酚片、尼美舒利顆粒等藥物緩解症狀。
採取藥物降溫的同時,還可以使用物理降溫,比如溫水擦浴、貼退熱貼,以及使用溫涼的毛巾擦拭腋窩、大腿根等大血管走行的部位,從而帶走身體多餘的熱量,達到降溫的效果。在平時生活中還需早睡早起,儘量避免熬夜,保持充足的睡眠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