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室
- 部位
- 字母
- 胸腔排气术
- 适用于呼吸困难明显,肺压缩程度较重的病人,尤其是张力型气胸需要紧急排气者。
- 胸锁乳突肌切断术
- 胸锁乳突肌切断术常被用来矫正先天性肌性斜颈畸形。先天性斜颈分两种:先天性骨性斜颈和肌性斜颈。先天性骨性斜颈是由于先天性颈椎发育缺陷如颈椎未分节、半椎畸形、枕骨或寰椎与枢椎间的骨性融合等所致,这类斜颈极为少见。先天性肌性斜颈是一侧胸锁乳突肌发生纤维性挛缩后所形成的畸形,多由于产伤所致,临床比较多见;有认为与遗传有关。
- 胸腺切除术
- 无论是否合并重症肌无力,胸腺瘤的治疗应以手术为主。
- 胸腰段脊椎结核病灶清除术
- 胸腰段脊椎结核是指第11胸椎至第2腰椎结核。该段处于腰、胸段连接部分,发生结核后,除在椎旁发生脓肿外,尚可顺腰大肌下流成髂窝脓肿,因此,常需通过背腹部联合切口清除病灶。如病人具有两侧腰肌脓肿,手术需分两期进行:第1期先清除脓肿较大一侧的病灶;如清除彻底,病人情况允许,可立即改仰卧位,在对侧下腹部作小斜切口清除脓肿。如椎体另一侧病灶未彻底清除,则需在4~6周后再行二期清除对侧病灶。对不合并有腰大肌脓肿的第11、12胸椎结构,可单行肋骨、横突切除病灶清除术。
- 胸主动脉瘤切除术
- 凡经临床确诊为胸主动脉瘤者,原则上均需手术治疗。
- 悬壅颚咽成形术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可诱发多种疾病,悬壅颚咽成形术(UPPP)是目前最常见的有效的手术治疗方法
- 旋转皮瓣移植术
- 皮瓣移植术的一种。
- 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
- 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selectiveposteriorrhizotomy,SPR)可有效地解除肢体痉挛,为肢体矫形术及功能康复奠定基础。早在本世纪初,Foerster(1908)就首先使用脊神经后根切断术治疗肢体痉挛,他采用整根后根的完全切断,尽管这能成功地解除肢体的痉挛,但因整根后根神经完全切断不能保留肢体的感觉,故该手术不为大多数学者所接受。半个世纪后,法国学者Gros(1967)对先前Foerster的手术进行了改进,他按照一定比例,只切断一部分后根纤维,其结果是尽管能保留肢体感觉的完整性,但痉挛的解除不彻底,故该手术也未能得到推广。七十年代后期,意大利学者Fasano(1978)首先报道采用电刺激法行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在彻底解除痉挛的同时,成功地保留了肢体的感觉,并经术后随访发现,相当一部分病例有明显的功能改善。这一成功的经验逐渐引起了各国学者的普遍重视,Fasano还将此手术称之为功能性神经后根切断术。八十年代,SPR手术传入北美,Peacock(1988)对Fasano的手术方法又进一步改进,将SPR手术平面由胸腰段(胸12和腰1.2)下降到腰骶段(L2—S1)
- 选择性胃迷走神经切断术
- 主要应用于有外科治疗适应证的十二指肠溃疡病例,如出血(包括某些应激性溃疡出血)、穿孔、瘢痕性幽门梗阻、顽固性溃疡及单纯胃肠吻合术后或胃部分切除术后的吻合口溃疡等。迷走神经切断术分迷走神经干切断术及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术两种。前者手术操作简单,但术后常有腹胀、腹泻等症状,适用于较重危的病人;后者对术后胃肠道功能扰乱较轻,但手术操作较复杂,适用于对手术耐受性较好的病人。因二者都必须附加胃引流术或胃部分切断术,才能使手术完全;近年来又发展了高度选择性胃迷走神经切断术(又称壁细胞迷走神经切断术)。只切断胃壁细胞区的迷走神经,而不必附加胃引流术或半胃或窦部切除术,可作为独立手术施行。该术式在理论上有其极大优越性,但手术操作上要求严格。三种术式见示意图[图1]。
- 选择性胃左静脉分流术(冠腔分流术)
- 属于其他分流术的一种,此种手术是利用粗大的胃左静脉与下腔静脉间架桥分流,同时切除脾脏,全部离断脾静脉的头向侧支血管和胃左右静脉间的交通支。此术具远端脾肾静脉分流术的优点。
- 血管端侧吻合法
- 适合于血管端侧需吻合者。
- 血管端端吻合术
- 利器切伤或经清创后,动脉缺损较小者,可直接作端端吻合。
- 血管剪开套叠缝合法
- 适合利器割伤或其他造成血管损伤需要进行血管剪开套叠缝合的患者。是一种端对端缝合显微血管的方法。其优点是血管腔内无或很少显露缝合线,不损伤血管内膜,操作简便、省时。其具体方法是按血流方向,将血管的一端套入另一端的管腔内,即动脉应将近心端套入远心端;而静脉则相反,将远心端套入近心端。套入段的血管长度与血管外径相等,将套在外边的血管边缘缝2~3针于套入侧的血管外膜上,加以固定,便完成吻合手术。在战时,四肢主要动脉损伤约占全部伤员的1~3%,平时也常有发生。动脉损伤后,能立即发出大出血而危及生命,特别是较大的动脉,如股动脉、腘动脉、肱动脉等,即使出血停止,也可因肢体远侧供血不足而发生坏死或功能障碍。第一、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对四肢血管伤多采用结扎为主的方法处理,截肢率高达49%。近四十年来,对四肢血管伤多采用修复法,使截肢率降为0~13.5%。在四肢主要血管损伤的同时,其附近组织,如骨、关节、肌肉和神经等常同时受伤。但重要血管伤应首先处理。四肢血管损伤,有动脉和静脉之分,多数火器伤是二者同时受伤。其中动脉损伤常为主要矛盾,应该修复,但在有广泛的软组织损伤时,还必须修复好静脉。
- 血管清创术
- 有下列情况者,应及时进行清创术,探查血管,控制出血,处理合并伤,为早期恢复血管通路作好准备:①伤口持续出血或反复出血者。②皮下搏动性血肿,或肢体周径不断增加,有深部血肿可能者。③伤肢有温度下降,脉搏消失,皮色苍白、麻木,运动功能减弱等急性缺血征象者。④深部刺伤或贯穿伤疑有重要脏器或组织损伤者。
- 血管损伤情况的辨认
- 血管损伤是外科急诊常见的一种损伤,重要的血管伤常常伴有大出血、休克及肢体缺血坏死。早期处理不当常可危及生命。
相关医生
相关医院
-
- 北京协和医院
- 地址:(东单院区)北京市东城区帅府园一号,100730;(西单院区)北京市西城区大木仓胡同41号,100032
北京协和医院是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现代化综合三级甲等医院,是国家卫生健康委指定的全国疑难重症诊治指导中心,最早承
-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国学巷37号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在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成都市锦江万里桥头的华西坝,有一座闻名遐迩的医学城,她就是四川大学华
-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28号院
一、历史沿革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前身是中国协和医学院第二临床学院,1953年10月,总后方勤务部卫生部决定将“中
-
-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 地址:上海市徐汇区枫林路180号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是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委属事业单位,是复旦大学附属综合性教学医院。医院开业于1937年,是中国人创建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