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可能是精神心理疾病、軀體疾病等疾病因素造成的,也可能是環境因素、飲食因素等非疾病因素造成的。長期失眠的患者應及時就醫,根據檢查結果採取針對性治療。
一、疾病因素
1.精神心理疾病
失眠是指入睡困難或睡眠持續困難而導致睡眠質量不滿意的症狀,是最常見的睡眠障礙。失眠常與焦慮症、抑鬱症、雙相情感障礙、疑病症等精神疾病共存,不同的精神疾病導致失眠的原因各不相同。例如,焦慮症常伴隨頭暈、心慌、尿頻、尿急等症狀,這些身體不適感嚴重影響睡眠,導致失眠。
2.軀體疾病
軀體疾病如高血壓、糖尿病、心臟衰竭等可引起失眠。高血壓患者持續升高的血壓可導致大腦皮層和自主神經出現功能失調,從而間接引起失眠。糖尿病患者失眠的部分原因是糖尿病性神經病變所致。心力衰竭可導致睡眠呼吸障礙,從而引起失眠。
二、非疾病因素
1.環境因素
包括居住環境改變、作息時間改變、居室條件不佳等。如光線太強會使身體分泌皮質醇保持清醒,並且減少分泌促進睡眠的褪黑素,導致睡眠質量降低甚至失眠。
2.飲食因素
包括吸菸、喝酒、喝茶、喝咖啡等飲食因素,攝入該類食物會對大腦的神經產生一定的刺激性作用,使身體保持清醒,進而引起失眠。建議平時儘量避免吸菸、喝酒,不喝含有咖啡因的飲料,如咖啡、茶,可以改善失眠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