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缺陷多動障礙(ADHD)又稱多動症,其發病原因目前尚不明確,可能與社會心理因素、遺傳因素、孕產因素以及腦功能異常等因素有關。
1.社會心理因素
ADHD是一類常見的起病於兒童期的神經發育障礙。可能是由於童年期沒有受到好的教育以及家庭環境、氛圍較差等因素導致的,這些因素會影響兒童的大腦發育,增加ADHD患病的風險。
2.遺傳因素
許多研究表明,ADHD具有較強的遺傳性,父母或兄弟姐妹患有ADHD時,個體患病風險增加2~8倍。
3.孕產因素
孕期母親吸菸、飲酒、使用藥物以及受到嚴重精神壓力等因素可能增加胎兒患ADHD的風險;此外,患兒早產、產後出現缺血缺氧性腦病,以及甲狀腺功能障礙等因素也可能與ADHD的發病有關聯。
4.腦功能異常
結構磁共振成像(sMRI)發現本病患者存在腦結構異常,主要爲額葉發育異常和雙側尾狀核頭端不對稱性。這些腦部區域與注意力、自控和決策有極大相關性。
在治療ADHD疾病上,醫生通常會根據患者及其家庭的特點制定綜合性干預方案。包括心理治療(心理教育、認知行爲治療等)、藥物治療(哌甲酯、託莫西汀等)以及物理治療(重複經顱磁刺激等)等多種治療方法。
需注意的是,ADHD的發病原因並非單一因素,多種因素往往共同作用導致發病。除上述因素外,機體內鋅、鐵缺乏,或血鉛升高等因素也可能與ADHD發病有關,患者家屬應加以重視,若孩子出現記憶力不集中、活動過多等ADHD相關症狀,需及時就醫治療,以免延誤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