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傷後遺症又稱創傷後應激障礙,患者可能會出現嚴重的觸景生情反應,以及過度警覺、麻木和焦慮等症狀。具體可分爲創傷性再體驗症狀、警覺性增高症狀、迴避和麻木類症狀以及認知和心境的負性改變等。
1.創傷性再體驗症狀
主要表現爲患者的思維、記憶或夢中反覆、不自主地湧現與創傷有關的情境或內容,也可出現嚴重的觸景生情反應,甚至感覺創傷性事件好像再次發生一樣。
2.警覺性增高症狀
患者常表現爲過度警覺,易緊張、出汗;同時可能會有記憶力不集中、易怒的症狀,情緒較爲焦慮。
3.迴避和麻木類症狀
患者長期或持續性地極力迴避與創傷經歷有關的事件或情境,迴避創傷的地點或與創傷有關的人和事。在存在迴避症狀的同時,患者還可能出現麻木狀態,難以感到愉悅,對周遭事物的感覺麻木,但又保持着警覺。
4.認知和心境的負性改變
患者情緒持續保持爲負面狀態,無法記住創傷性事件的某個重要方面,對創傷性事件的認知歪曲,過度責備自己或他人。
爲了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恢復其社會功能,創傷後應激障礙患者可進行認知行爲治療(CBT)等心理治療外,還可遵醫囑服用氟西汀、帕羅西汀、丁螺環酮、文拉法辛等藥物進行治療。
除上述症狀外,創傷後應激障礙還可能引發嚴重的抑鬱症和焦慮症,建議及時就醫,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相對性的治療,以免加重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