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圍性面癱和中樞性面癱主要可通過病因、症狀、病損部位來鑑別。
1.病因
面神經運動纖維發生病變所造成的面癱稱爲周圍性面癱,確切病因不明確,主要與嗜神經病毒(如帶狀皰疹病毒、單純皰疹病毒等)感染、炎性反應、自身免疫、手術創傷等有關。
中樞性面癱由中樞神經系統中的大腦腳大腦皮層下、大腦皮層等處發生病變導致,主要病因有腦腫瘤、腦卒中、腦外傷和其他炎症等。
2.症狀
周圍性面癱常見症狀有眼瞼不能閉合、不能皺眉、額紋消失、患側口角下垂、健側口角向上歪斜、不能緊密閉口,發生飲水漏水,鼓腮、吹氣等功能障礙等。
中樞性面癱可表現爲面部一側的鼻脣溝變淺,口角歪斜或下垂,不能做露齒、鼓頰、吹哨動作,但可以皺額、皺眉、閉眼,還常伴有與面癱同側的肢體癱瘓。
3.病損部位
周圍性面癱病損在面神經核或面神經核以下,如腦橋下部(如出血、腫瘤等)、中耳或腮腺等部位。中樞性面癱病損位於面神經核以上至大腦皮質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