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低的原因主要包括飲食因素、藥物因素、急性胃腸炎、急性腎小球腎炎等,危害主要包括營養不良、渾身乏力、肢體水腫、免疫力下降等,患者需要及時就醫,採取針對性的治療措施。
一、原因
1.飲食因素
如果平時不注意飲食,不愛喫富含蛋白質的食物,便有可能會導致體內的蛋白水平下降。此時需要合理調整飲食,可以適當的喫瘦肉、雞蛋等食物。
2.藥物因素
如果經常服用具有利尿作用的藥物,也有可能會導致體內的蛋白質丟失過多,因此需要減少藥物的使用。
3.急性胃腸炎
屬於胃腸道部位的感染性疾病,患者在發病時可能會出現腹痛、腹瀉的症狀,此時也有可能會導致體內的蛋白質低。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合理使用頭孢克肟顆粒、阿莫西林顆粒、蒙脫石散等藥物進行治療。
4.急性腎小球腎炎
可能跟機體受到溶血性鏈球菌的入侵有關,患者會出現血尿蛋白尿的情況,檢查時會發現體內的蛋白水平偏低,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合理使用醋酸地塞米松注射液、甲潑尼龍片、注射用頭孢曲松鈉等藥物進行治療。
二、危害
1.營養不良
長時間的蛋白過低,可能會導致機體營養不良,容易出現消瘦的症狀。
2.渾身乏力
有些蛋白水平過低的人羣,還有可能會出現明顯的渾身乏力症狀。
3.肢體水腫
蛋白低的人羣可能會導致下肢水腫,用手按壓後還有可能會出現明顯的凹陷。
4.免疫力下降
蛋白質的人羣免疫力也有可能會逐漸下降,容易增加其他疾病的發病率。
平時需要時刻注意身體的變化情況,如果出現了明顯的不適症狀,應及時告知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