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心血管內科>> 正文

感染性心內膜炎診斷標準

發布於 25952次瀏覽

感染性心內膜炎的臨牀表現缺乏特異性,主要可通過血培養和超聲心動圖進行診斷。

1.血培養

血培養是診斷感染性心內膜炎的主要方法,血培養陽性標準包括兩次不同時間的血培養檢測出同一典型感染性心內膜炎致病微生物(如鏈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或多次血培養檢出同一感染性心內膜炎致病微生物。血培養診斷結果符合上述至少一項即爲陽性。

2.超聲心動圖

超聲心動圖是用於檢查心臟和大血管的解剖結構及功能狀態的無創性方法。可發現瓣膜存在贅生物或者出現新的膿腫,以及新發生的人工瓣膜部分破裂,瓣膜穿孔或動脈瘤等。診斷結果符合上述至少一項即爲陽性。

此外,X線檢查、CT檢查、磁共振成像(MRI)等,這些檢查也可輔助診斷感染性心內膜炎。臨牀實踐中,醫生還會通過疑似感染性心內膜炎患者的病史、臨牀表現以及實驗室檢查(血常規、紅細胞沉降率等)進行綜合判斷。若確診爲感染性心內膜炎,可遵醫囑口服藥物或進行手術治療,常用藥物包括阿莫西林、氨苄西林、慶大黴素等。

感染性心內膜炎患者可能會有發熱、肌肉關節痛、突發劇烈胸痛、呼吸困難等症狀,若有疑似症狀或體徵,建議及時就醫,明確診斷,勿擅自用藥,以免造成不良後果。

熱門文章

權威醫生